赵军缺口的消失打乱了武卒统领单晟的计划,原本他还准备孤军深入直接将对方防御阵型冲垮,现在看来也只好重新组织攻击了。
魏武卒在单晟的指挥下结成了让魏武卒名扬下的魏舒方阵,经过这么多年的精益求精,这种古老的阵营在魏武卒手中依然保持着相当强悍的战斗力。
看到眼前的魏舒方阵,杨策宇眼睛里面闪过一道精光。他老早就想会一会魏舒方阵,只是自己一直在代郡担任副将,没想到今次倒是得偿所愿了。
结成魏舒方阵的武卒们在无比娴熟的配合下,很快再次在杨策宇指挥的圆阵上打开一个缺口。
对此杨策宇也并没有多少慌乱,他号称赵军将领中最善于防守者也不是其他饶额恭维,而是确有其才。
在他的一道道命令指挥之下,赵军士卒加快了轮转换位,整个圆阵就好像石头一样滚动了起来。
身为武卒统领的单晟也并非庸才,他自然明白赵军主将到底想要搞什么把戏。不过身为武卒统领的他心中有着充分的信心,一切花里胡哨子在强大的武力面前完全就是不堪一击。
基于这样的想法,单晟立刻向魏武卒传达了新的命令,让所有武卒用尽全力将赵军的圆阵杀穿。
另一边的魏军主将段干子自然不会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魏武卒的身上,他出动自己麾下二十多万大军可不是在这里看戏的。
眼前赵军的十万人自然没有放在段干子的眼中,既然魏武卒被敌人阻拦了下来,那就尽起全军碾压而过。
魏军擂鼓声在段干子的命令下开始敲响了起来,二十多万大军如同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向杨策宇组成的防线突进。
杨策宇自然老早就发现了对面魏军主力的动向,在这种平坦旷野之中,以自己麾下六万兵力去与对方主力对抗,结局是早已注定的事情。
一旁的司马尚自然不会坐视杨策宇陷入到魏军主力的包围之中,他先一步带领赵军右翼士卒向魏武卒的后军杀去。
只要让杨策宇摆脱了魏武卒的纠缠,他与自己就能够从容后撤。在旷野之中面对一倍于己的敌人进行阻截,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正所谓今时不同往日,当年魏武卒可以用五万武卒击败了五十万的秦军,虽然单晟想要恢复魏武卒往日的荣光,但是让他以三万之数面对十万赵军士卒,他的心中还是非常没底的。
所以当司马尚率领四万大军准备包抄自己的后路,单晟非常干脆的摆脱了和赵军的纠缠,立刻选择了向后撤离。
司马尚和杨策宇立刻汇合到了一起,看着魏武卒回归到魏国大军之中,司马尚摇着头道:“此间已经不适合强行阻截敌人,咱们还是在后撤中拖延他们的时间吧。”
对此杨策宇自然没有意见,此时他们若是占据了有利的地形,他自然不介意据险固守。
只是现在他们处于一片旷野之中,四周根本无险可依,能用的办法确实不多。此处距离魏军被阻截之地还有百十余里的路程,看看能否在这一段做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