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各个条件已经谈妥,接下来的谈判就比较简单了。双方只需要选择一个城池作为双方会媚地方,将谈妥的条件变成正式盟约即可。
关于会媚地方须贾还是有些想法,所以他当即就提了出来:“既然晋阳君已经同意了双方的盟约,那咱们不如选在酸枣会盟如何?”
赵括似笑非笑的看着须贾,并没有直接同意须贾的意见:“酸枣可是魏国军事重镇,须相放心本君率领十多万大军抵达酸枣附近吗?”
赵括的问题顿时让须贾难住了,这要是赵括真的率大军前往酸枣,就算双方条件已经谈妥,万一赵括趁机发动对酸枣的进攻,那么魏国该拿什么去防守?
看着须贾阴晴不定的神态,赵括笑着道:“本君看来酸枣并不适合充当双方会盟之地,不若选在朝歌。一来距离黎城距离不远,二来魏安厘王亦能无忧,须相以为然否?”
朝歌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地方无论是之于魏安厘王还是之于赵括,都是一个折中的地方。
双方确实可以在朝歌毫无顾忌的会盟,毕竟都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所以须贾只是思考了一下,就同意了赵括的提议。
“晋阳君此言大善,本相看来朝歌确实适合两国会盟。既然如此就选在朝歌,本相立刻返回大梁,让吾国大王与晋阳君在朝歌一会如何?”
“固所愿而不敢请耳,既然如此就定在此处吧。”
完成了本次和谈之后的须贾不敢再在黎城耽搁,立刻出城带领魏国队伍踏上了返回魏国大梁的路程。
另一方面赵括也在加紧部署当中,对于黎城西面和南面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毕竟今次不过是作为魏安厘王的代表须贾同意了赵括的条件,至于魏安厘王能不能接受赵括也捉摸不透。
既然如此赵括就选择最好两手准备,若是魏安厘王选择开战,那就在黎城附近对魏军再来一次大歼灭若是魏安厘王选择接受和谈条件,那赵括就率五千亲卫士卒前往朝歌与魏安厘王会盟。
随着距离双方约定的会盟日子越来越临近,魏国既然还是没有动用一兵一卒的迹象,赵括明白魏安厘王已经接受了他的条件,选择在朝歌与赵括进行正式会盟。
身在黎城的赵括也到了该出发朝歌的日子,他将麾下的将领全部召集到自己的房间之中,为自己前往朝歌之后做准备。
看着下首正襟危坐的所有将领,赵括直接开始传达命令:“郭明听令。”
新近赶到黎城的赵国舟师统帅郭明立刻站了起来:“末将在,请君上吩咐。”
“尔率领吾国舟师在平阳、黎城一线巡弋,时刻保持着对于平阳的威压。”
“诺,末将遵命。”
“李牧听令。”
“末将在。”
“本君走后留驻黎城的吾国大军尽皆交由你统领,十万步卒离开黎城渡河在朝歌东面驻守,严阵以待准备可能发生的意外。让卫原率领八万骑兵离开黎城向荡阴方向移动,继续保持着吾军对于魏国城池的压力。”
“诺,末将明白,自然会配合君上在朝歌的会盟,力保君上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