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年怎么能不明白皇上的意思呢,他就在宫门外等着。文武百官上朝下朝,偶尔因为要事觐见
都能看到站得笔直的杜如年,杜如年在等,等一场雪。可有人啊,不这么觉得,就像是当时的榜眼
那位榜眼啊,叫做孙如,家里在朝中也有一些势力。一场场考试下来,和杜如年是难分伯仲
最后到令试,孙如觉得自己已经稳操胜卷,却没想到,皇上觉得他差了那么一点。皇上的话,他不会去反驳
可他不认,孙如不觉得自己哪里比杜如年要差。如今做了这户部侍郎,那是管着官员升降的地方,权利大的很
以自己刚入仕就这么高的官职来看,只要稳稳当当,加上家族运作,三五年之内,户部尚书那是肯定的
可杜如年这子,等在这皇宫外面这么多,皇上肯定知道了。难道杜如年是生意做不下去,要回来?
他要回来,可就难办了。没了状元,自己这个榜眼就是状元。状元要是回来,谁会再在意他这个第二呢
雪没有来,杜如年等到了孙如的打击
孙如能和杜如年争得不分伯仲,那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只是传出了一句话,瞬间就传遍了全城
从一而终
那意思啊,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做人啊,最重要的就是从一而终,你你选了科举这条路
走到最后了,成功了,却不做了。这也行,可你啊,就不能私下里和皇上,是吧。皇上给的脸,不要
如今啊,再回来,这脸你是让皇上给还是不给呢。皇上的面子那么不重要的吗,年轻人办事就是冲动
既然离开了是吧,那就别回去了
一时之间啊,全城对这个状元郎都有些不满了。杜如年能看出来一些,但他不知道原因,没人告诉他
没人会走过去和他话,孙如的目的达到了。全城的人都在议论着这件事,杜如年的名声差到了极点
直到迎来了冬的第一场雪,为寥这场雪,杜如年站了一个月。宫里的太监把杜如年抬进了皇宫里
太医院的太医忙活了三,杜如年才能下床走路,听杜如年的身体都快到了崩溃的边缘
能够站在那里,全靠着一股劲在撑着,身上的肌肉、骨骼早就已经酸软无力了,血液流动的都是极慢
脉搏也是一下一下的,没人知道杜如年和皇上谈了什么。不过出来的时候,杜如年是和皇上一起出来的
皇上在醉仙居吃了一顿饭,醉仙居的生意开始好了起来。与此同时,孙如啊,丢掉了官帽,并且是永远不能做官
户部给出的理由是,孙如恶意打击他人,不该是一个官员该做的事情。这么一来一往,醉仙居的生意越来越好
如果杜如年去找了皇上,皇上让他等雪。当时冬嘛,什么时候会下雪,谁也不知道,如果因为这个你觉得不值得了
因为自己被选做了状元却没有做官,皇上这么对我,我就破罐子破摔,让你看看我能坏到什么样子
生意已经很差了,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也就是关门喽
人啊,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杜如年如果当时放弃了,就不会有今日的醉仙居
如果他放弃了,就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看不起他的,不只是外人,他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
一个书生,能站一个月不动,全靠一股劲撑着,这是多么大的一股力量,多么大的一股坚持的力量
世上像孙如这样的人,不多,但也不能没有吧。人不为己诛地灭,可这个前提啊,是不能伤害到别人
为了前途,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什么都好,要行的正坐得直,不能伤害到任何人,这才是君子
很多人会想,这世上哪还有什么君子,做君子有什么用呢。咱们做,是做给别人看的吗。物以稀为贵,既然很少有人去做,那就去做嘛
君子,是很大的两个字,什么是君子,怎么做才是一个君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些事,就绝不是君子所为
饶心里都有着对于是非的判断,都有着一杆秤。或许最简单的君子之道就是,当你觉得真正的无愧于心的时候
那么你做的事,就是君子该做的。你做的事,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你自己是很清楚的,哪有人做事不考虑后果的呢
当然,孩子除外。孩子不是大人,没有完善的对于这个下的认知。一个孩子如果成熟的可怕,不是真的,就是装的
道理是道理,但满嘴道理的人,没有道理
真正懂得道理的人,是不会时常把道理挂在嘴边的
就像是信佛的人,是不会把生死挂在嘴边的。张口闭口就是生生死死的,那一定是一个假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