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人听,也想凑个热闹,都要求一起去。
于是,第二日早晨,吃罢饭,众人上马,在槐的带领下,朝她家乡走去。
走了一日,沿着太湖朝西走,来到一处乡村。
槐对灵道:“姐姐还有印象吗?”
灵摇摇头,道:“一点印象也没樱”
槐道:“姐姐不着急,你在前面一家一家地看去,我们跟在你后面。”
众人牵着马,跟在灵的身后。走过一家,又走到一家,灵想了想,又朝前走去。
连走过了几家,灵都是摇头不语,她四五岁时就被人拐走,对家乡实在没留下什么印象。槐神情紧张,众人跟在后面也是一语不发。
这时,前面有一处人家,三间房屋,房前有两棵老树,房后是一片竹林。
灵望见,心里一紧,仿佛记起什么,急走几步,来到房前,在庭院里转了几圈,望了望两棵老树,又走到房屋左侧,走过去,走进竹林里。槐也是神情紧张,跟在身后。
灵道:“我想起来了,我就是被老婆婆装进口袋,从这竹林里背走的。”
复转身来到前面,指着房前的两棵老树,道:“我那就是在这棵树下玩耍。那老婆婆从竹林里走出来,向我招手,我就一步步走进竹林里。”
槐拉着灵的手,急切地道:“你记起来了吧,是这里吗?”
灵紧皱双眉,努力地回想。
这时,屋门“呀”的一声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位老农来,望见槐,欢喜地道:“是槐回来了。啊呀,袁公子也来了,真是贵客!外面冷,大家都快进屋里坐。”
槐道:“爹,这都是公子的朋友。”
槐的爹道:“快进屋里来坐。”
槐带着众人走进屋内,槐爹把椅子擦拭干净,道:“屋里赃的很,各位不嫌弃,请坐吧。”
众人坐下,槐爹烧好茶水,给众位沏好茶,槐给众人一一介绍,当介绍到灵时,槐爹也是一愣,觉着在哪里见过似的。
槐道:“爹,你还记得我有过一个姐姐吗?”
槐爹道:“怎么不记得,她从就被人拐去了。”
槐道:“你看看灵姐,像不像我的姐姐?”
槐爹端详了灵半儿,道:“要是你姐不被拐走,也有这么大了。”
槐道:“她就是我的亲姐,她亲自找到这里来的。”
“是吗?”
这时,里屋里就有个声音道:“是桐吗?快引她进来。”
槐当即把灵引进里屋。槐走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就听到里面的哭泣声:“真是我的桐回来了!”
接着一个老妇引着灵走了出来,对着众人拜谢道:“多谢各位好心人!她真是我的桐啊。”一家人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都是喜极而泣。槐爹道:“我就生了这两个女儿,门前有两棵老树,一棵桐树,一棵槐树,就给她们拿来取了名。虽是穷人家孩,也是看得如掌上明珠一般。自从桐被拐走后,哪不是在想念她!”
槐道:“怪不得我第一眼看见姐姐,就像是在梦里见过一般。”
冷玉虎道:“可不是,我第一次见到她,也像是见过一般。”
袁公子道:“不错,血肉相连,自是心灵感应。”
亲人相聚,自是悲喜交加。
槐爹跑到后院,杀了一头羊,买来鱼鸭,好酒好藏来款待大家。
在槐家住了几日,这时已是年关将近。冷玉虎袁公子等将要回去。槐留在家中,意思要到过完年后,再回到袁公子家。灵改名桐留在家中,再叙家人团聚之乐。玄云道长要护送朱耀祖方莉回家,从这里别过。宋王蛾把鹿送给了方莉。
方莉来到冷玉虎跟前,俏容如花,笑语吟吟地道:“冷师哥,你什么时候到我家做客啊?”
冷玉虎也对这位师妹不舍,想到她的离去,心里像是丢掉什么似的,苦笑道:
“我上次去了,你不在家,我下次还要去,你可要在家等我啊。”
宋王蛾插话道:“到时,我也要去。方姐可也要等着我啊。”
“一定。”方莉语气坚定地道。
这时,朱耀祖在远处双眼不眨地热切地望着方莉,方莉觉察到他这样,也不以为忤。冷玉虎不想多什么,了几句,就走到袁传华跟前,跟他着话。
双方分别。
冷玉虎跟袁公子同路,走了几日,在苏州城外分别。冷玉虎、章金花跟宋王蛾等三人回杭州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