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凌河城再看吧!”高函道:“放心,我不会傻乎乎和祖大寿直接对着干的,陛下的意思,让我接触下吴襄父子看看,若是这两父子可用,扶持他们掌控辽东兵马,那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若是不可用呢?”柳如是问道。
“那就只好我取而代之了,在皮岛有程京溪三万人马策应,我海外镇抚司可抽调一万人马,知道鞑子不在其中捣乱,即使有变,或许也弹压得住!!”
柳如是没有话,脑子里却是在思索,连具体的细节和布置,高函心里都有底了,显然,这事情他早就仔细的琢磨过,甚至和皇帝两人商议过,也就是,这事情不管她柳如是支持还是反对,只怕都是势在必行的了!
“这事情丝毫风声都走漏不得,今日之前,就我和陛下知道此事,今日之后,也就你我有陛下三让知,若是走漏了消息,我个人安危事,怕是辽东那边立刻就要生变,所以,必须心心再心!”
高函缓缓的道:“若是祖大寿投了后金,那大明真的就是危险了!”
“不会有第四个人知道!”柳如是紧紧的抿着嘴唇:“绝对不会有,我也不不允许有!”
“那我就放心了!”高函笑着点点头:“告诉你,一个是让你不要担忧,第二个,大概有些事情,还要你四海商行那边安排一下,你不知情是不行的!”
“我明白的!”柳如是道:“京里的人不能用了?”
“一个都不能用!”高函道:“过几日,对外宣传,会我去北港巡视海外镇抚司,而我会派人去海外镇抚司那边递消息,我去倭国,这样的话,我的去向就可以解释了!”
“我会派人去诗织那里,即使有人在那边你有眼线,也能查到你在宫崎城!”
“如此甚好!”高函点头:“细节很重要,我一个错都不能犯,也犯不起这个错误!”
“什么时候走?”柳如是看着高函,有几分不舍:“要我安排吗?”
“这个暂时不知道,应该很快了!”高函笑了一笑:“下午我得去趟宫里,陛下的意思,只怕得尽快过去,今这么一动,将辽东在京里的人手全部扫干净,只怕消息很快就传到那边,迟则生变。”
“我等你回来!”柳如是垂下眼帘:“不管多晚!”
初春的京师,已是料峭,这一个冬,京郊附近,还是冻死了不少人,每年都有一些人熬不过冬,只不过,今年比起往年来,更多了一些。
荒芜的田地,也多了一些,一场兵灾过后,原本田地里干活的人,少了许多,有的是死在这场兵灾当中,有的则是逃难到他乡,更有的,就此消失,在也看不到了。
但是,日子总归是要持续,春耕的到来,让京郊各县的田地里的人多了起来,官道两边的田地里,每日都有人在劳作。
一支官兵,约莫百来人,护卫着几辆大车,从官道上缓缓的朝着远方而去,官道两侧劳碌的农民们,直起腰来歇息的时候,看了看这支官兵,然后面无表情的弯腰下去,继续干着自己手中的活儿。
这样的官兵,在官道上来来往往,对这些农民们来,早就是看熟悉聊风景,至于这些官兵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们一点都不关心,只要他们不来糟蹋自己的庄家,这样的官兵,对他们来,就是好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