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这他妈的怎么可能。”
其他的一些亲眼观看了尼西们壮举的海军将领,也是满脸的不可置信,不少人都以为是下面的参谋们搞错了,数字前面少了个1。
英国人这他妈的运气要好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主力战舰只彻底的损失这么点?大家实在是不敢想象。
大量的战舰受伤是肯定的,鱼类炸开的数量在那摆着呢,当时大家看的异常的清楚。
按他们的估计,这个沉没、撤离不了的主力战舰数字翻上一倍才是正常的、合理的。
战舰受伤与沉没,在海战中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战果,上面经验丰富的战士,才是军队最宝贵的财富,比战舰本身拥有的价值高的多。
战舰沉没了,代表着这些人没有跑掉,成了真正的巨大损失。
如果战舰只是受伤,那人家回去休整一番,换艘战舰又可以继续为国家、军队征战大洋。
更别提主力战舰制造周期的问题,从新制造一艘主力战舰普遍需要2年左右,花费大量的金钱。
而修理一艘受损伤的主力战舰只需数月时间,花费的金钱也会节约数倍。
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大量战舰透支潜力、海量优秀官兵损失巨大,换来的战果,是完全不成比例的。
这些将领们的心头,自然的飘出来了“有问题、有大问题”这种答案,也让今天战场上的所有努力,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
他们的想法是英国海军的主力战舰上,有什么可以削弱鱼类b威力、伤害的新方法、新技术,否则为何至始至终没有被鱼类直接干掉的主力战舰呢?
要不就是英国海军的官兵在损管方面,有巨大的技术方面突破,能快速的修复战舰被鱼类炸开的破口、漏洞。
美国海军上将杜威,想的问题无疑会更多。其实已经想到了大概的原因,心头那个怒气冲天啊,可偏偏这口怨气没法发泄出来。
自己可能被那些该死的德国奸商坑惨了,哪怕是使用美国企业自己生产的那不靠谱的鱼类,那种情况下所能取得的具体战果,也不可能只是这个安慰般的数字。
海军上将杜威作为美国海军、资格最老的实战派军官,对一些海军装备上的事情是极度用心的。
也知道当初n高层,为了新式鱼类的技术,美国n把德国高层狠狠的坑了一家伙,用大量、长期订购海量订单,骗取了最新的鱼类技术资料。
可拿到相关技术后,立即找理由不想认账了,什么“国会不同意,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反正把德国高层是气的不少人直接进了医院。
最后,美国n、海军方面为了国家面子问题,还是订购了一批鱼类产品,这次被海军上将杜威当成了一锤定音的宝贝在使用。
原因真的不能怪海军上将杜威,他可不是因为崇洋媚外,才决定这么做的。
当初美国太平洋舰队在接收试用后,效果那确实比国内企业生产的鱼类靠谱的多。
数次实弹检测、试验,效果都是非常的好。攻击靶船效果明显,可靶船的防护水平能和主力战舰比拟吗?
鱼类高速撞击后,弹回一段距离也是能很好收拾廉价的靶船的,可想要收拾主力战舰,就对不起了。
结果杜威海军上将发现报应来了,自己人干的屁事把自己能得到的巨大战果,变成了安慰奖,这他妈的不就要人的老命了吗?
自己怎么去给下面的小子交代呢?对上面的n高层也没法去解释,这个苦果只能自己悄悄的吞。
这个事情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否则n、国会一些人会说你为什么不选择国产货呢?
幸好老子的太平洋舰队表面上打赢了,这可把上将阁下头疼死了呢?
主要是这种情况,你栽赃不到人家德国人头上,你能坑人家德国企业,人家德国企业自然会想法坑你了。
最起码人家的产品是能跑、能炸开的合格品,只是威力减弱了一些,引信稍微长了一丢丢,撞击后被弹开了一点距离才会b。
效果对于薄皮的轻型战舰,那效果都是一样的,可对于防御力不错的战列舰而言,那就是个大坑了,反正是破坏能力有限。
想去找人家德国企业的麻烦,人家会认账才是闯了鬼了,大家现在本来就再没有什么业务往来了,彼此是仇人的好吧?
你要真的去说给人家德国佬听,估计人家会直接开酒宴、用美酒大肆庆祝:
“让你不厚道,让你贪婪。”
“苍天啊、大地啊、报应来了啊。”
“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