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不对,一些灰色牲口而已,从新再招一批人训练几天就回血了。何况,不经常给下面的哥萨克们找点事干,那些家伙会闲的捣蛋、闹事的。
以哥萨克们的生活习性,毒输于外才是一个国家的正途,而哥萨克人的死伤,在俄国高层看来影响是最小的,那些家伙的战马、武器弹药都是自己采购、自备的。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向美国、法国政府要钱、要物,你们帮不帮忙?不帮的话我这可打不下去了、要退兵准备谈判了。
奥匈帝国的军队,更没必要去主动进攻其他国家了,付出和收益完全不配比啊,亏本的买卖坚决不能干。
但人家已经欺负上门了,反击该打的时候还是得打,只是不能让自己伤筋动骨,能顺势抢一波敌国财物,补助下政府部门消耗也是好的啊,抢不着就算了,没必要去难受。
所以,现在开始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比如该联系乌克兰独立组织等,得抓紧时间联系啊,该收购乌克兰大平原的廉价粮食,也不能心慈手软,万万不能留给敌人当军粮啊等等。
情报系统,该反馈各个敌对国家前线粮库、补给点位置的,可以反馈一波了,让总参谋部的参谋们制定一番方案练练手。
真的等开战了,再考虑这些具体问题,就有点晚了,那时对方的防范措施也会更严密的。
情报系统,还要搜集各国敌视奥匈帝国的大地主、大资本家、政客的准确信息和大致行踪。
战争一旦开始后,该执行斩首任务的,要毫不犹豫的斩首,是威胁一定要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然私人财富的掠夺,用于补偿国家政府消耗也是一个方面。
政府为了战争花了那么多金钱,肉不疼是不可能的,政府这边没有什么收益的话,战争结束后怎么去恢复国家的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等了,怎么去对广大百姓和出生入死的士兵们交代。
二人接着聊起,国内各大军工企业组织、生产情况、战略物资等的储备、生产情况。
全面统筹管理这些事情后,皇储鲁道夫才发现,钱是真的不够用、不顶用啊,看着很大金额的一笔款子,哗啦一下就光了,事后还真的看不到多少的东西。
皇储鲁道夫,也对战争这个吞金巨兽害怕不已啊,需要储存、准备的东西、生产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光炮弹、子弹的储备,单靠政府财政就万分吃力了,更别提粮食、枪支、大炮、汽车、油料等了。
要不是奥匈帝国皇室方面,有这些年的海底收益做支撑,光靠两国政府财政的那点结余能力,皇储鲁道夫都准备直接撂摊子了。
所以,现在的奥匈帝国皇室,在世界各地加大了黄金、白银的开采、冶炼规模的同时,也加大了世界各地海底探宝队的规模。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不断进步。有了新技术、新设备的加成,现在的新式潜艇,下潜深度能达到50米左右了。
对60米深的海底区域搜索、打捞没任何问题了,要不是为了尽可能保密,打捞船队规模还能更大些。
收益能力的提高,也是显而易见的,覆盖面大了、离海岸线远了啊,今年这才10个月,运回的海底寻宝获得的收益,预估后已经是去年的1.2倍以上了,创造了个历史新高。
尤其是在日本沿海活动的那支打捞队伍,简直就如同碰上了个大银矿啊。只要是沉船,在周围多寻摸寻摸,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白银收获,其他的各种东西也不少。
为此皇储鲁道夫,特意又调了一支潜艇打捞队伍过去日本沿海帮忙,准备这两年大家辛苦下,尽可能的多获得一些收益,大家也多发点奖金。
因为法国的潜艇研发工作,被曝光了啊,虽现在的潜艇技术比起奥匈帝国方面差的远,但也算不错了的,搞搞海底探宝、寻宝,那是措措有余啊。
要是法国人,同奥匈帝国寻宝公司抢生意,那对奥匈帝国皇室的影响就非常大了,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和港口多啊,后勤方面肯定是碾压奥匈帝国寻宝队的。
加上远比奥匈帝国海军,丰富的航海史,法国海底打捞公司绝对是奥匈帝国的劲敌之一。但奥匈帝国皇室也不会退缩,大不了我找西班牙王室合作,共同把这行玩下去、一起发财。
当初,寻宝打捞队为了在日本海域附近活动方便,奥匈帝国皇室还与大清帝国皇室私下悄悄联合,弄了个海底寻宝打捞公司。
奥匈帝国方面出潜艇、打捞船等和相关人员,在大清帝国附近海域寻宝打捞,收获部分,利润5:5分成,大清帝国皇室只需要提供港口等设施,用于补给、修整,利润占一半。
要知道琉球、朝鲜、越南等一大圈国家,这时都还是大清帝国的属国、藩国,港口众多,对船队的补给、修整等那好处太大了。
何况奥匈帝国寻宝队,打主意的真正对象是野心勃勃的扶桑人,又不是打大清帝国和下面的属国、藩国的主意。
大清帝国皇室,原本根本不重视这块,也就利索的答应了,结果每年的纯收益,都达到了上千万两白银之巨。
大清皇室立即开始高度重视起来,对自己海域的安全和保护那是格外的上心,要是让其他列强国家给打捞走了,大清皇室高层不就郁闷了啊。
历史的一战前期,让世界潜艇技术大幅度进步,欧洲国家普遍想着军用,而一些聪明的国家和个人,就考虑海底寻宝了。
美国政府和百姓,更是其中的受益者,美国各界可不止是大发贸易财、战争财,还把潜艇玩出了花的呢?
美国在一战结束前,两洋打捞的投入和收益的各种海底宝藏,近乎是其他国家寻宝打捞队的寻宝打捞总和,能不快速变的强大富裕起来吗?
一战后,等参战国中的战胜国也加入进来后,海底寻宝打捞更是步入了高峰期。
其中小日本利用地缘优势,在中国、朝鲜、日本近海等地,获益巨多,要不他那苦逼的政府财政能力,哪来的海量资金,搞了那么大个强大舰队。
当然就这,相对于庞大的海洋资源来讲,用了上百年时间也是根本捞不完的。
后世信息爆棚了,不时传出打捞了某某沉船,发现了某某海底宝藏,但其实在20世纪的前30年,才是海底寻宝打捞的高峰期和巨额获益期。
至于一战后的同盟国国家,那就没他们啥事了,要么不能拥有潜艇等、要么干脆分裂成了几个小国家,海底寻宝的盛宴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
大量船厂、机械厂的优秀工人,众多科学家等被迫移民美国,彻底的让美国科技水平、加工制造业有了巨大起色,为美国的世界霸主之路补上了最后的短板。
张祥利用先知先觉,当然得全力打日本海等海底沉船的主意了,日本在当初可是世界产银大国,金矿、铜矿也曾非常多,为此便宜大清帝国皇室也无所谓啊。
他还有一颗“中国心”吗?总不能让欧洲列强的寻宝打捞队,把中华子民的钱财弄走?弄的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吧?
何况,即使是在大清帝国及附属国海域寻宝,分红比例占的低了些,但利润空间也算不小的了。
历史上大清帝国也是1880年就弄出过潜艇来的,只是对海洋的一贯不重视,加上不断的社会动荡,大清帝国高层放弃了巨额的获利空间。
21世纪,美国历史学家科恩特教授做过预测,全世界的海底,埋藏着价值至少八千亿美元的金银珠宝,还有无数难以估价的奇珍异宝和人类文明遗产。
而在中国的周边海域,有记录的沉船就超过了两千艘,没记录的船只数以万计,沉船所载货物保守估计价值一千五百亿美元。
这还是各国打捞了上百年后的数据,现今这个年代就更多了。现在这个年代,金、银可是非常值钱的,可不是后世贬值了数次之后换算的。
别说一千五百亿美元了,哪怕总共只捞出15亿美元(3亿英镑)的金银财宝和历史文物,对于大清帝国和奥匈帝国的经济发展等,帮助都是非常巨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