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里正一家不见了,势必会将村民牵连进来的。</p>
至于那块地,对叶旭宏来说,眼下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里正他们的安全。</p>
所以,只要人转移走了,那块地对方要是有能耐,有本事就把整块地搬走。</p>
其他的,再行打算。</p>
叶旭宏和钱春生一起去了现在的里正家,借了一面锣,在村子里敲得震天响,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人都召集到了村里的台子前。</p>
直到里正上台,叶旭宏才恍然想起来,应付村民的理由,没有想好啊!</p>
好在里正稳得住,所用的理由甚至不算是理由,他直接很干脆的告诉底下的村民们,村子里出了点事,需要大家一起去环安镇住段时间,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着想。</p>
并且告诉大家,在环安镇的衣食住行的花费,皆由他来出,并按照每家每户一天一两银子的标准,多退少补。</p>
人口多的人家则二两银子起步。</p>
这么一番话下来,村民哗然,叽叽喳喳的交头接耳,毕竟,这样的决定实在是太突然了,完全让人没有准备啊。</p>
不但如此,而且没有任何的理由!</p>
这让很大一部分的人难以接受,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对他们来说,安河村就是他们的家,让他们离开家暂且住到镇子上,固执的他们怎么可能会愿意?</p>
很快,便有人提出了异议:“老里正,您这般没头没脑的,总得给我们一个理由吧,这村子里出了什么事,非要让我们到镇子上去住啊?”</p>
“就是啊,还生命安全?您莫不是在吓唬咱们吧?”</p>
一个人提出异议,很多的人附和。</p>
里正也不急,待底下人都说完了,抬抬手,“大家都安静,我知道你们心里都有疑问,说实话,我也不清楚会不会给大家带来灾难,但是,我不能拿大家伙的生命开玩笑啊。”</p>
此话一出,异议声小了许多,里正在安河村村民的心目中,那是极富有你威望的,尤其是老一辈和中年一辈的人,他们都知道里正的为人。</p>
眼下只剩下年轻一辈人的异议。</p>
里正也知道,尽管异议声音小了,但有些人的心中仍是不快的,随即说道:“这俗话说,有枣没枣的,先打一竿子试试,万一打下枣来了呢?我这把岁数了,几十年来几乎一直为村子里做努力,自是不会害了大家的,就算打不下枣来,大家伙也能趁机去镇子上玩一玩不是。”</p>
这个比喻虽然不太合适,但话糙理不糙。</p>
里正这番话落下后,底下的人都安静了下来,大多数心中在犹豫,信里正,但是又撇不下家。</p>
就在这一片的犹豫中,村子里另一位有威望的辛老爹开腔了,“大家伙,我说句公道话啊,里正的意思很明确了,那就是给大家伙银子,算是让大家伙出去玩一圈,如此呢,既能让大家伙玩一圈,又能保证大家伙的安全,这乃是两全其美的主意,我是赞同的。”</p>
“当然了,我也知道大家伙放不下的是什么,除了房子和地之外就是家业,如今正是闲置时间,那地就搁在那,没人能抱的走,房子也是,值钱的大家伙都带上,认真算起来,真没什么好顾虑的,而至于方才说的家业,说句不好听的,人若是没了,要这家业也是没用的,你们大家伙说是不是?”</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