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至终,老太爷就没有看透过。</p>
每每觉得自己看透了,可结果往往都出乎他的意料,最后他给其总结道:不按常理出牌,性情不定,难以捉摸。</p>
此刻亦是如此。</p>
明明他就站在他的眼前,可他却怎么也看不透他。</p>
压下所有情绪,低声道:“据老朽所知,南林王今年已过五十又六,膝下独有二女……”</p>
剩下的话,不用说出口,也知后面何意。</p>
“父皇的苦心,我明白!”秦息在听完老太爷意味深长的话后便沉默了,沉默过后,幽声道。</p>
老太爷闻言,心下微松,眼底的欣慰更甚,在明面上,皇上看似是将秦息贬至贫瘠的南境,但知晓其中利害的都能看得出来,明着贬暗地里实则是扶持,说白了点,其实就是给七皇子增加砝码。</p>
南境虽是多事的边境,由南林王带兵镇守,若是早些几年,怕是没有人会愿意去南境的,毕竟,世人皆知,南境只知南林王……</p>
当今圣上并非多疑的君王,南林王并未野心勃勃之辈,这也是多年来,朝廷和南境默契和谐的原因。</p>
圣上放心放兵权,南林王一心为国,这种微妙的关系,倒也维持了几十年。</p>
之所以会说在几年之前,没有人会愿意去南境趟这趟浑水,概因,南林王是南境的土皇帝,除了当今圣上,即便是你贵为储君太子,但凡想要在南境指手画脚,南林王也是不会给面子的。</p>
曾经就有一个使臣奉命前去送和书,使臣在朝中地位颇高,颇有些高人一等自视甚高的清傲,到了南境意图指手画脚,掺和南境之事,将脾气暴躁的南林王惹怒,派人将其剥光丢出南境。</p>
此事在当年引起了轩然大波,要知道,使臣再如何的不对,那也是代表了圣上,南林王此举,往大里说,简直就是不给圣上面子。</p>
当时朝中上下乱糟糟的,竟有一大半的朝臣上奏查办南林王。</p>
本以为,发生了这件事,皇上会大怒,不说会不会查办南林王,最起码也会给其一个沉痛的教训,结果呢?</p>
结果大大的出人意料,皇上不但不怒,且很平静的查清了整件事情的经过,最后,更是将使臣撸了官,然后……</p>
没然后了,因为至此已经结束了,并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圣上并不曾旧事重提。</p>
由此可见,南林王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及其分量,更说明了,南林王在南境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威名。</p>
自从这件事发生之后,对于南境,众人下意识的皆会避之不谈,俗话说,惹不起,但是能躲得起吧,每年前去南境的使臣更是乖得不得了,匆匆去,匆匆回。</p>
那里,更没有皇子涉足过,不想收复南境或者南林王吗?</p>
想,所有皇子恐怕没有不想的,收复南境或者南林王,在军方等同于多了一条强劲有力的臂膀。</p>
但是,至今不曾有皇子做过什么,至于什么原因,其实倒也不难猜,南林王权势惊人,收复了还好,能为其所用,但若是无法收复,只会成为其所用。</p>
那个位子,不止能吸引皇子,也是能吸引王爷的啊!</p>
手握重权,若说南林王没有一点取而代之的野心,怕是没人会信!</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