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凡睁着一双大眼睛,萌萌地看着慕维成,长长的睫毛扑闪着。
“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年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慕怡衣心中了然。
父亲这首诗的意思是,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凤凰一样,眉目清秀得比画上的还好看。孩子们在很的时候,就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但是当孩子长大后,必须要读很多书。
父亲真不愧是才华横溢之人,在如此伤感的离别之际,还能做诗吟哦。
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充分抒发了他老人家对外孙的喜爱之情,揭示了培育后代,使之健康成长的方法,也强调了博览群书对于成长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卓凡外孙的殷殷期盼之情。
此时,卓凡挥舞着胖胖的手,嘴里咿咿呀呀。想必他定是听懂了外公的这首诗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吧。
“去吧。去吧。”慕维成挥挥手。
实话,慕维成的心情很复杂,百感交集,他并不愿意看到这种离别。
女儿远嫁,内心未免有些失落无奈。然而,更多的还是期许高兴。毕竟女儿长大了,有了归宿,她总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是不可能留在身边一辈子的。作为父亲,他自然是希望并祝福女儿能一生幸福安康。
然后,慕维成回转身,眼里噙着泪水。他想起了女儿时候的种种往事,此时此刻都历历在目。
女儿怡衣出生时,她的母亲便去世了。是自己含辛茹苦将女儿抚养长大,教她读书认字、习武经商
在“痛失”爱子后,自己是老来得此“掌上明珠”,犹为珍爱。
哎!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下父母心。
若不留恋,那是不可能的。儿女永远是父母最长远和沉重的牵挂。
可即使拥抱再紧,也总有松开的时候。
千里送行,也终须一别。
慕君衣和慕怡衣拜别父亲,启程出发。
不远处,青山如黛,松涛泠泠。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为了放手。那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
慕怡衣的泪水,汹涌而出。
父亲,如果可以,请把女儿我留在快乐的童年里,留在花样的青春里,留在最美好的时光里。因为那里,有父亲最亲密无间的爱。如今,女儿要离开您了,奔赴远方,追求幸福。
慕怡衣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既然已坚定信念,那么,前方的路,便只顾风雨兼程。
再见了,我心中最美的灵药谷。
耶律桦,我和我们的孩子来寻你了,但愿我们的那段情,一直都在!
风云各异,日月同。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我在想你的时候,你一定也在想我的。对吗?
身后,杜若、慕维成仍静静地站立着,目送着亲人远校
直到慕君衣和慕怡衣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处的山道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