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一仟两。”是柳平安排府里的马车送她们过来时,交给她的。
“就一仟两?你还带着他儿子呢,就给这点儿?”
“孙姐姐,不少了。”李玉笑道,“我要不来长安啊,几辈子也挣不着这些。”
见孙又蓉还想什么,忙端起面前的汤碗,道:“孙姐姐,你家熬的这个鸭汤可真好喝。”
孙又蓉怜惜的看着她低头口口的喝汤,那明明是鱼汤。
五年相依为命的情义,数年的背井离乡寄人篱下,母子二人几度生死,曾阿牛的一条人命,不过千两银票买断!
有泪没入手里碗中乳白色的汤里,须臾不见。
薄雾笼罩,晨光熹微,长安街头还是一片寂静,数百饶商队已整装待毕,准备着再次踏上旅途。
李玉带着云帆先上了马车,看着马车边上孙妈妈一手拉着孙又蓉一手拉着志泪水涟涟。
云帆扒在马车边好奇的东张西望,又扭头问李玉:“娘,我们去哪儿呀?”
李玉微微笑道:“咱们回家了。”
“哦。”云帆应了一声,又扭头向马车望去,忽而又回头道:“娘,你看那儿有几个人一直看着我们,我在太奶奶家见过的。”
李玉一怔,从云帆掀开的车窗帘子望去,只见街边停着一辆甚是华丽的马车,莫宛如并她的几个贴身丫鬟立在马车旁也正向这边张望着。
见李玉探出头,那个桨元儿”的大丫鬟走过来,屈膝给李玉略施一礼,含笑道:“李姑娘,五少夫人来给你送行了,请你过去话。”
这就从“玉姨娘”成“李姑娘”了?
李玉暗自一哂,还是下了马车。来长安颠簸一场,临了临了,来送她的只有这个抢了她夫君的女子。
莫宛如待她走近,笑意盈盈地道:“此去岭南山高路远,长路迢迢,还请妹妹多自珍重。”
李玉顺手掠了掠被风拂到面上的发丝,直视着莫宛如的眼晴嫣然一笑:“不劳五少夫人挂心。虽山高路远,路途艰辛,可总好过人心叵测,处处算计,五少夫人你是与不是?”
莫宛如似听不懂李玉的言中之意,对身边的丫鬟扬扬下巴,便有一人捧着一个盒子上前。
莫宛如道:“这离的远了,我们便也照应不到了。云帆总归是五爷的骨肉,我便把往日慕容送与妹妹的首饰都拾掇了下,也还值几个钱,送与妹妹留着傍身吧。”
莫宛如着,忽地伸手掩住嘴巴把头扭向一边。元儿忙上前关切的问道:“夫人,您又难受了?早不让您出来,您偏不听。”
“多嘴!”莫宛如放下掩嘴的手斥道,“我与李姑娘总归姐妹一场,怎么都要来送送……”
一语未了,又捂住嘴巴干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