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虽然挨了一顿骂,收获还是有的,事实证明,李家除了姑子是亲生的,其余两个儿子都是捡的。
杨氏对待两个儿子和媳妇绝对平等,没有丝毫偏心。
福宝站在院口,刚好看见了刚才的这一场景,她没上前来,怕大嫂难堪,等到杨氏走后,她才尾随着朱氏一块儿进了房。
朱氏看见姑子跟来,有些诧异的问道:“妹子,找我有事儿吗”?福宝笑笑,“和你聊聊。”
“刚才我看见了”
福宝没有转弯抹角,直接揭了朱氏的老底。
朱氏脸一红,这么囧的事情,被姑子看见了,的确丢人。
福宝却毫不在意的笑了笑,轻言细语的和朱氏交心。
“当年娶大嫂的时候,家里不是没钱吗?如今家里富裕了,给的聘礼也就多些了,但不管如何都是李家倾其所有娶回来的媳妇。银子有多少的区别,可心意确实没有区别的。”
“去年分红,大嫂分了银子,二哥不也因为没成亲,而只拿二两银吗?”
“上一次,大嫂你把银子全都折腾空了,娘高高拿起,最后却又轻轻放下,不也没把大嫂怎么着吗?可见娘的心呀,嘴上的狠了些,心却是软的。”
朱氏刚才亲眼所见,杨氏没有偏心二房,这会听福宝的分析,也觉得是这个理,笑着点头称是。
“这个道理,嫂子自然是知道的,刚刚都是我一时糊涂,以后不会了。”
朱氏认真的保证道。
福宝笑了笑,起身挽朱氏的胳膊肘道:“我们去给娘搭把手吧!要不然一会要讨骂了!”
着,姑嫂两个人挽着手,亲亲热热的到了外边,去帮助杨氏收拾席面。
作为姑子,本不应该插手嫂子和母亲之间的事儿,但这些话,福宝无论如何却要上一。
家和才能万事兴,莫要为了一点事便起了间隙。
相对于李家的热闹,对门的张家显得寂静多了,随着张家三个儿女的离开,张家院里如今就住着张家二老加一个丫鬟张巧。
偏柳氏和张书吏都是喜静之人,一年到头,也难得看她们出门溜达,更别去谁家串门子。
在李海生大婚之时,张家二老也前来道贺,福宝看到柳氏面容有些憔悴和苍老,不像那般保养得当。
而张书吏的两鬓,却依稀可以看见白发。看来这两年的日子,他们过得并不舒心。
看见福宝,柳氏拉着她的手,有些感触,但婚宴当日人多嘴杂,终究也没什么,只道:“有空常来家坐坐。”
可福宝到底是没去,因为,如今她的身份真的有些尴尬,和明烽两个虽然口头约定婚约,可张家到底也没有正式上门提亲。
而且自己当初和明烽闹翻,已经几年都没见过面,两饶关系早已不复当初。
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张家串门,邻居?
去了,又能些什么?只会让彼此都尴尬。
每,日复一日的过着。
福宝有时候也会跟着母亲杨氏上街采买。
一日上午,在巷口碰到张巧拎着一篮子蔬菜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