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种提防,也许根本没有什么用?
福宝和杨氏都诧异的扭头看了看李捕头。
杨氏有些不自然的崔骂了一口:“浑什么呢?扯人家张家做什么?人家是有名的积善之家。闺女嫁过去,吃不了亏。”
李捕头也点头,很理直气壮道:“我的闺女当然吃不了亏,谁敢动我闺女,老子就算是不要这条性命,也要拿把刀,将欺负她的人剁碎了喂狗。”
杨氏看了看,福宝自己手中的的棍子,又看了看挨打的媳妇,怎么觉得老头子这话是在骂她?
杨氏……
由己推人,自然也没有心思再教训儿媳妇。
朱氏感激的看了一眼福宝,今日若没有姑子出面阻拦,一定会挨一顿好打。
姑子还真是好命,有一对这么疼爱她的爹娘。
若是自己回娘家,哭诉挨了打,爹娘都不会理会自己,不得还要挨一顿埋汰,不过是挨婆婆和丈夫打,有什么好的?
姑在娘家好运,在婆家的日子也不会差,有一对出了名善心的公婆。
那柳家婶婶,朱氏也是见过的,未语先笑,话温温柔柔的,断断做不出像自家婆婆这般打饶举动。
但朱氏却并不怨恨杨氏和李家,这个年头,挨打的儿媳妇还少了吗?
至少,李家从未有过故意欺压媳妇的事情,比起其他在婆婆手中战战兢兢讨生活的媳妇,她算幸阅了。
还有自己夫婿已经算很好了,虽然比不上姑子的未来夫婿是秀才,有大好前程。
但他也很听自己的话,而且婆婆责罚自己的时候,他起码不会帮着婆婆来欺负自己。
朱氏很清楚,自己刚才是犯了婆婆的忌讳,不仅顶撞了婆婆,还捎带怼了姑子。
姑子是公婆的老来女,是李家捧在手心的心肝宝贝,她刚才出言怼了她,挨打是必然的。
李捕头和杨氏走了以后,福宝温言的劝慰朱氏道:“大嫂,家里总需要一个人来操持家务,还有带力仔,母亲的确抽不开身。”
“这样吧,我请一些人手来帮你可好?”
见姑子如此大度,朱氏是也没话可了,毕竟当初姑子熬糖挣钱的时候,自己不也没插手吗?
有了帮工的帮忙,朱氏的敖糖工作,果然要顺利的多。
福宝也不是愿自己,亲自帮助嫂子朱氏,主要是朱氏定制的红糖量实在太过惊人。
当初她熬制的红糖不过每次1000斤,如今涨了十倍,就单靠她和朱氏两人,就算累死,完成不了任务。
面对福宝的好意,朱氏没有反对,因为她其实也累的不行了。
每晚回去,累的腰都直不起来,反正帮工的工资都是姑子掏钱,这个成本不算在,自己敖糖的成本里,她也就没什么好的。
忙了三个月,1万斤红糖才熬了13。
福宝本不愿去参合这事儿,可见朱氏似乎打算继续这么下去。
不得不出面干预,李家院本就不大,这段时间帮工进进出出的,将李家的平静彻底打乱。
于是福宝找了个机会开口劝道:“嫂嫂还是将已经熬好的糖块儿,先卖出去,再来熬着第二批吧!”
朱氏听后,有些为难。
她心里不同意姑子的建议,她认为,这么多糖块,在酉阳这个地方肯定是卖不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