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随着快餐区的蒸屉里冒出了带着香味的热气,炒锅里的炒饭滋滋作响,连阳春面的汤都飘着葱花的香气。
随着下单的华侨和留学生们纷纷拿到自己点的东西,随之大快朵颐起来,并纷纷发出幸福无比的交口称赞,几乎现场的所有日本人马就坚持不住。
在首批心满意足,得偿所愿的华夏食客热情感染下,日本顾客的固执自然而然就开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尝究竟的好奇心。
先是那对夫妇被孩子缠得没办法,不得不板着脸又对刚才那个让他们丢脸的店员点了几个看似普通的肉包子。
没想到包子出炉,拿到手里,还没等到孩子吃,香气飘过来,就先让夫妇俩的喉结不自觉地动了动。
等到妈妈把包子在碟子里破皮,吹着热气准备喂孩子的档口,当爸爸的忍不住也拿起一个咬了一小口。
就这一口,他就彻底被勾起馋虫了。
毕竟金玉满堂的厨师包包子的手艺都是津门“狗不理”的师傅教出来的,无论是馅料味道,还是包子皮的口感,岂是变种的日本“肉馒头”可比的?
要是打个比方,那是名门正派的祖师爷对分支传承徒子徒孙的终极碾压啊。
所以尽管滚烫的汤汁烫得人直吸气,但吃到正宗肉包子的日本人却于瞬间绽开了控制不住的笑容,先前的矜持已经被味蕾带来的幸福冲得一干二净。
他以一种惊喜的声音忍不住对妻子说,“真的好吃。和那些中华料理店卖的肉馒头完全不一样哎。这种叫做包子的东西,果然才是正宗嘛,比想象中好吃多了!比我吃过的所有馒头都好吃。而且还这么便宜,简直太令人惊喜了。等着我,我还要再多买几个,你也来尝尝吧。”
于是跟着二话不说,就嘴里塞着包子又去排队了,这次干脆加倍,买了六个。
那几个日本的不良少年也是一样。
领头的少年对着厨师的操作台纠结了半天,终于下了决心打算离开,可偏偏又被邻桌客人吃锅贴的样子,吸引的挪不动脚。
想了想,他不经意地走到队伍末尾,假装嘴硬的对同伴说,“我还是很好奇,不如就买一份尝尝好了,如果不好吃,我会扔掉的。”
而等到花三百日元买了个一份锅贴之后,他才刚咬开外皮,滚烫的汤汁就流了出来,他吸着气咽下去,眼睛瞬间亮了。
立刻充满怨愤的对刚才那个规劝他的同伴说,“你这个混蛋,我幸好没听你的。差点让我错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说着,转身又排到队尾,这次干脆说,“你们几个,要走就走吧,我还要再买一份来吃。”
结果看着领头的少年吃得如此痴迷,其他的几个人也忍不住过来,从他手里要了个锅贴尝了一口。
只要吃过的,随即眼睛瞪得溜圆,都露出这辈子都值了的满足表情。
刚才群体抱有的怀疑早已不见踪影,只剩发自内心的认可。
于是这些少年彻底加入到队伍里,嘴里还同时讨伐刚才说这里东西不能吃的那个人。
“你这个家伙真是胡说八道,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可能有问题……”
“真是的,都怪你,我们现在才需要排这么长的队伍,否则刚才就买到了……”
“喂,我说,你不要再站在这里好不好,挡住我看黑板价目表了……”
就是这样的,在这种种的情况发生之后,哪怕没到午饭时间,大刀物产快餐区的桌椅很快坐满了人。
无论华人还是日本人,都有无数的人涌来排队,很快柜台前面就被取餐和下单的人围得水泄不通。
甚至有不少日本人吃完抹了抹嘴,还专门跑回柜台索要菜单价目表,打算深入研究,下回再来的。
而看着不断排起的长队,无数张充满期待,饱含热情的脸,负责收银的小林原本攥着收银机的手都冒了汗。
他是既兴奋,又紧张,既激动,又发愁,既振奋,又胆怯……
至于单纯欣慰和愉悦是不可能的,精神放松更是一种奢望。
恰恰相反,作为第一天班他,面对中日顾客的双重压力,始终会如临大敌,提心吊胆。
要说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焦虑的原因变了而已。
从开业前的的没信心,担心日本客人不买账,转变成了现在开始担心自己和厨师势单力薄,恐怕很快就要忙不过来了……
与此同时,大刀屋的营业区域里所呈现出的则是另一番的热闹景象。
和大刀物产稍微有所不同,这里售卖的商品都是生活用品。
这些商品的具体来源,除了大刀商社收来的库存积压品之外,更多的是别人当成废品丢弃,拜托孙五福他们替自己拉走的东西。
所以价格相对于大刀物产来,更是显得价廉物美,折扣惊人。
九成新的电饭煲只要一千八百日元,八成新的佳能相机不到五千日元,连二手的劳力士手表都只卖市场价的一半。
更有一堆日用百货家家户户都能用到的小物件,摆在最显眼的促销台。
比如勺子、杯子、碗、盘子、刀叉、衣架、文具、收纳盒之类,或是同类归纳在一起,或是单件出售,但价格定死,统统只卖一百日元。
说白了,根本就相当于白拿的钱,即使是价格定的再低,只要能脱手,就依然有得赚。
而且还别看是二手货,由于日本人对于私人物品普遍保有的较好,许多商品并不一定是使用过很久的物品,有的可能只用过一两次就被闲置的东西,有的甚至都是全新没有打开过的。
尤其是经过专业人士清洗、消毒、护理和翻新之后,这些东西更是会变得闪亮耀眼。
看去或许除了款式稍显过时之外,其他方面已经和新货没什么区别了,
大刀屋考虑到客人的体验感,甚至在把商品架前,还会在商品外面套一层透明包装袋,标签详细写着成色和使用说明。
这种模式在此时的日本闻所未闻,毕竟中古店是日本经济下行后因为钱包紧缩才繁荣起来的行业。
所以不少人摸着崭新又干净的塑料包装,都不敢相信这是二手商品,相当的吃惊。
如此一来,再对比如此低廉的价格,很难让存在真实需求的人,不起意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