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贞:“是这样,石大娘原本是另一个村的人,不是我们家的人,后来”王惠贞一时不知该如何用词。
她简单地介绍了几年前自己收留石大娘的事,又找出当年找中间人写的那份收留协议给齐干部看。
齐干部认真看了那份协议后,想了想,对王惠贞:“你这是做了件好事,用你们斋姑娘的话疆行善,这点我很尊敬你。可是我们办事得遵照政策规定来,你这份协议只是民间协议,不具备法律效力,你得带着这位大娘回她原来的村开份证明,再带着她到县政府民政部门办个正式领养手续,我们才能算她是这个村的人,尽快办好这些手续再来找我们。”
齐干部走后,王惠贞发现石大娘黯然沉默着,她拉着石大娘的手:“大娘,你别担心,人家干部不是了吗?只要办了手续你就算咱村的人,我们明一早就去办,啊?”
“惠贞啊,难为你了,我们我们去米面寺坐坐吧。”石大娘长叹一声。
“好吧,大娘,我陪你去。”王惠贞陪着大娘朝村东走去。
米面寺是坐落在村东的一坐寺,是多年前一位姓米的老斋姑娘捐资修建的,只有一间大殿,大殿也不算大,中间是近五米高的一佛一观音的坐像,四周墙上分几层是的其他佛像,虽然个头,却也数量众多。
在夏季的下午晚饭后,村里的斋姑娘们有时会相约在米面寺里念经,聊。王惠贞带着大娘来过几次,可如今进入秋,下午还是有些凉,大娘突然提出要来这里,这让王惠贞多少有些意外,她猜是刚才干部的话让大娘多虑了。
两人来到米面寺,石大娘坐在草凳上静静地看着佛像,她不话,王惠贞也不话,只陪着她坐着,看着。
“惠贞啊。”好一阵后,大娘突然开口了,“我还是回原来那家里去吧。”
“为什么?大娘,是我对你不好吗?”王惠贞大惊,看着大娘问。
大娘连忙摆手道:“不,你对我比其他人家女儿对妈还对得好,我是怕给你添麻烦,万一我原来那村里不同意呢?万一政府不同意我跟你过呢?还是算了吧,我还是回去。”
“跟着心走,大娘,有人告诉过我,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时候,就跟着自己的心走。”王惠贞,“我知道大娘的内心还是想跟着我过的,你的麻烦,那叫什么麻烦呢?不过是跑一趟请政府干部写个证明,这不麻烦,要不是干部要你亲自到场,我一个人就去把这事办了。你别多虑了,大娘,我们明一早就去,啊?”
石大娘泪眼看着王惠贞,点点头。
第二,气晴好,一早,王惠贞便赶着马车载着石大娘往她原来的家所在的村庄赶去。
到了村口,一路上遇到的原来村里的人,几乎每个都要奇怪地问一句:“石大娘啊,你怎么又回来了?还走吧?”
对每个饶这个问题,石大娘都用一句“阿弥陀佛”来回答。
在石大娘的指引下,王惠贞把马车一直赶到一坐院落的院门前,她扶石大娘下了车,跟在石大娘身后。
石大娘立在院门前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推开了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