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大将低垂着脑袋,那些平日里善于逢迎的大臣也默不作声,一片死寂。
倒是随军的那位锦衣卫指挥使出来说话了:“启禀陛下,锦衣卫之前就有过密奏,但不知陛下为何没有示下?”
朱熹昶愣住了,他却是不知道锦衣卫指挥使还给他呈过密奏。
布政使的脸色大变,锦衣卫的密奏他是清楚的,但当时宁王反迹未露,他怎么可能眼巴巴地捧着锦衣卫的密文去王府汇报呢?
朱熹昶冷着脸看向布政使,那名嘴上抹蜜的布政使这会儿却不知道如何作答了。
只能连忙跪地,连声说道:“罪臣该死!罪臣该死!
锦衣卫是有密文上报,只是当时微臣没有……没有过于关切此事,只以为是一次简单的军队调动和换防,根本不曾想到会从海澜府杀出这么一支军队来啊!”
锦衣卫指挥使抓住这个机会说道:“正常军队的换防我们锦衣卫当然要管,只是其中细则却不能由我们插手,毕竟这是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职责。
但是军队换防不是小事,故而我们不仅向布政使大人上报也曾发文给兵备衙门,让他们关注此事,之后并没有继续深究下去。”
言下之意,该我们锦衣卫做的我们都已经做到位了,结果你的布政使和兵备衙门总督没有担起这个责任,出了岔子该拿哪个问罪不用多说了吧?
眼看兵备衙门总督也一并跪倒在地,布政使更是连忙喊冤:“陛下,这一定是我们内部走漏了风声,不然这支调防的军队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恰到好处的从我们背后杀出呢?
微臣虽然鲁钝,但绝对不敢背叛陛下啊!还望陛下明察!”
布政使也是官场中的老油条,知道这个时候必须有人揭开这个盖子,只有有胆子揭开“泄密”这件事,才能说明心中没鬼,否则待会儿什么屎盆子都要往他头上扣了。
旁边的兵备衙门总督也是个人精,听到布政使这么说,他也马上跟进:“兵备衙门当时也不是全无准备,我们在他们调防后第一时间派遣了一队士兵去往明道府和海澜府交界处巡查,但并无异样,后来便没有再继续关注。
我们兵备衙门上下都知道此事啊!望陛下明察!”
两人似乎都没有背叛朱熹昶的道理,而锦衣卫指挥使虽然平日里默不作声,但此时的表现无疑相当忠心,否则也不会早早地就有过相关密文上报,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让云城里的小皇帝早有准备呢?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悄悄走到朱熹昶的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朱熹昶脸上露出喜色,对一众大臣说道:“白莲教在山峦府的大军攻克了山峦府的首府大凉城,整个山峦府全境马上就要落入白莲教手中。
而这样一来,蜀原府的大部分精力就只能放在应对可能自山峦府的白莲教大军,想要抽出军力支援登仙府几乎不可能了!
我们还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