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末尔帕夏起身领命走出议事大厅,萨里希尔帕夏又给其他帕夏布置命令,也不让所有帕夏的军队强行搅和在一块,避免指挥系统混乱,而且让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卫队出战,更方便他们行动。
联军部队出发之后,来自铁血德意志的军队在奥亭冯毕罗将军的带领下紧急赶到。
虽然来得只有四个师十万人左右的部队,但都是在东线战场与罗曼诺夫王朝的“灰色牲口”拼杀过的百战之师,面对浪漫法兰西的军队也丝毫不怵。
得知了萨里希尔将军的部署后,奥亭冯毕罗将军也称赞他领兵有方。
对率兵上一线的凯末尔帕夏也多番夸赞,这也让奥斯曼帝国的将军们坚定了与浪漫法兰西的军队作战的信心。
浪漫法兰西的军队拿下阿尔巴尼亚港之后没有急于进攻。
而是在港口周边的城镇布置防线,用海军运输舰拉来成品钢材,加上从当地搜刮的石条沙料搭建了大量永固军事堡垒,将阿尔巴尼亚港彻底保护在防线以内。
由浪漫法兰西国内的商人以及来自英岛联合王国的商人联盟通过海运将大批物资送到阿尔巴尼亚港,直到将港口打造的固若金汤,尼奥尔侯爵以及英岛联合王国派来的基顿侯爵才率领军队向外攻击。
乌翎率领的海军舰队也没有闲着。打下阿尔巴尼亚港后又沿着海岸线继续向东南沿海的奥斯曼港口发动进攻。
奥斯曼帝国海军吨位本就不算大,风帆战舰占了大多数,铁甲舰数量又太少,只能看着乌翎的海军舰队肆意妄为,将港口的船只摧毁然后扬长而去。
奥匈帝国退出战争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传到第二战场的指挥官耳中,现在的尼奥尔侯爵的主要作战目的还是通过奥斯曼帝国的领地进入奥匈帝国境内发起攻击。
但是浪漫法兰西毕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那些奥斯曼帝国的普通民众对于入侵者也无好感,想要顺利地通过这里显然不容易。
尼奥尔侯爵不是个鲁莽的人。他派遣军队中的精锐士兵外出侦查,将大本营立在阿尔巴尼亚港附近,方便随时得到支援。
与浪漫法兰西人稳扎稳打不同,基顿侯爵的性格更加暴躁与自大。
乌翎在阿尔巴尼亚港修筑工事在他看来就是懦弱地表现,对付一个腐朽的帝国还需要这样的举措来保护自己,不是胆是什么?
好不容易得到了出击的机会,基顿侯爵带着他那三万余名仆从军立刻就离开了阿尔巴尼亚港。
为了避免双方军队目标冲突,尼奥尔侯爵特意将攻击目标选在了西北方向,那里更接近奥匈帝国。
而基顿侯爵却不急着和奥匈帝国的军队碰一碰,他的仆从军虽然装备精良,但是遇上奥匈帝国的军队战斗力如何还真不好,不如先找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的麻烦。
在他的想象中,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更加不堪一击。
根据在奥斯曼帝国做生意的商人汇报,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中有得士兵居然连枪都没有使过,还在用中世纪那一套,骑马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