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的阿尔巴尼亚港遭到浪漫法兰西的军队的进攻,这一大事引起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震动。
虽然被攻陷的是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但是奥匈帝国确切地是奥区政府更加慌张。
阿尔巴尼亚港距离奥区政府控制的新领土塞尔维亚在地图上看不过一节指头的距离,这如何能令约瑟夫皇帝坐的住?
但是现在奥匈帝国内部呈现分裂敌对的状态,如果再强行派兵进入塞尔维亚作战,那么势必无法将独立出去的匈区政府再度纳入怀抱,失去了匈区政府,奥匈帝国还能算奥匈帝国吗?
“不能放任匈区独立,奥匈帝国是一个整体,是我们祖辈的努力才竭力维持住这个二元制帝国,如果他在我约瑟夫手上分裂我就是奥匈帝国的罪人!
我宁可放弃塞尔维亚不要也要把匈区政府击溃,重新整合奥匈帝国,将二元制化为一元制!”奥匈帝国的皇帝约瑟夫下定了决心。
刚刚收服的塞尔维亚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平静。
塞尔维亚青年组织和其他独立组织都在活跃着,一度组织了大游行和武装起义。
虽然这是一个夹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国,但是塞尔维亚人民却没有一放弃独立与自由,经常有塞尔维亚游击队对奥匈帝国驻军发动攻击,由于塞尔维亚人民对游击队员的庇护,奥匈帝国的驻军很难抓住他们,被搞得焦头烂额,甚至已经不敢独自离开营地,外出必定荷枪实弹群体行动。
但是有贵族不乐意了,你皇帝家大业大,整个奥匈帝国都是你的,今割点地明赔点款都可以由人民负担,但是他们这些贵族可没有那么多利益割让,这里面哪一点土地不是祖辈一点点打下来,后辈修修补补才挣下的?
塞尔维亚能够被奥匈帝国吞并,一方面是奥匈两大区放下内部的勾心斗角,齐心协力地结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们这些贵族的鼎力支持。
奥匈帝国的贵族都有服兵役参军的硬性要求,这就使得军队里出现大批年纪不到限,却已经是少校、上校的少年高官。
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
而真正有实力的部队又都掌控在实权贵族手中,他们的私兵比国家的正规军更有战斗力。
现在皇帝要放弃塞尔维亚,损失的只是他的一笔税收,但是那些贵族在打下塞尔维亚后分割到的矿山、田地等不动产怎么办?
它们还没有捂热就要交出去?换谁谁能答应?也就皇帝约瑟夫阔气,他们这些贵族还学不来!
一名公爵挺身出列,大声反驳道:“尊敬的陛下,放弃塞尔维亚,等于承认我们奥匈帝国的失败,那么前期在塞尔维亚上花得心思岂不是白费?
既然塞尔维亚不要了,那我们参加的这场欧罗巴世界的大战又算什么?我们凭什么加入这场战争,损失了数百万军队,现在却什么也捞不着?
更何况铁血德意志先前还允诺地分割罗曼诺夫王朝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还要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