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蘅听的一脸茫然不解,问道:“先生,这诗是何意?”
“哦!”
陈庆之放下手中的纸张,解释道:“这是李白《长相思里的诗句,说的是……”
“陈先生!”
陈庆之正要解释,见星月满脸羞红的打断了自己,明白了她女儿家的心思,干咳一声,说道:“我和江蘅兄弟两天滴米未进,腹中早就饥肠辘辘,不知星月姑娘可有果腹之物?”
“哦,有!我这就去准备饭菜,请先生稍后。”
“可一定要好菜好饭呢,不然我又要追思古人,以诗句充饥了。”
“先生放心!”
星月颇为有礼的去了厨屋,江蘅低声问道:“先生,可否继续解释那首《长相思?”
陈庆之故作神秘,笑道:“这个嘛,还是先填饱肚子要紧。”
“先生变的可真快,这么快就和星月成一伙的了?”
说着,拿起一张纸,念道:“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其实,星月借着李白的《长相思,将自己对江蘅的相思之情全都寄托到了诗中,她阻拦陈庆之解释,一是怕让江蘅为难,二是当着陈庆之的面,总是难为情的。
不多时,饭菜便上了桌,的确颇为丰盛,有鸡有肉,有笋有菇,陈庆之夸赞道:“星月姑娘不仅字写的好,还做的一手好菜,我就不客气了。”
陈庆之的确是饥肠辘辘了,见到眼前美味的饭菜,还未下口,便口水直流了,也不顾书生的文雅之气,尽情地享用了。
江蘅忽然想起了两年前初次相遇星月,在艾溪村的家中,她也曾为自己做了一顿饭菜。虽然比较简单,但那种从小到大,一家人温馨的围坐在桌前吃饭的感觉,却是永远不会变的。
星月夹了一块一又肥又大的鸡腿放到江蘅的碗里,傻傻的瞧着他,心疼的说:“江大哥,多吃点,几日不见,你都消瘦了。”
江蘅突然想起了小时候一家人也是围坐在这张桌子前,疼爱自己的爹和姐姐都会夹菜给自己。那时候没有担惊受怕,没有尔虞我诈,只有开心和快乐。
突然又想:“正如姐姐所说,星月体贴懂事,跟她在一起,我总是觉得很踏实,很安心;虽然我深爱着周儿,但是却常常为她担惊受怕,一颗心总是悬在空中。”
“江大哥,你想什么呢?”
江蘅回过神来,一脸认真的说:“星月,你对我这般好,我害怕将来无以为报。”
星月淡淡一笑:“我可不敢要你的报答,我怕会越陷越深。”
“什么?”
“好啦,不跟你说了,快吃饭吧!”
陈庆之抬头望了一眼江蘅,又看了一眼星月,知道她内心无比矛盾,说道:“星月姑娘,何苦委屈自己呢?”
星月忙将另一个鸡腿夹给陈庆之,乖巧地说:“先生,这个鸡腿是特意留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