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也卖,家底殷实的人家称上几斤自己吃兼待客,银钱有些紧缺的平民百姓也能买上几两撑个体面。
累死累活做了半个月的糖果,只腊月二十九和腊月三十,这两日就全部卖光了。
还好,家里吃的提前留下了。
腊月三十那,丫差卫谙驾车回去将于老爹,于大龙,还有林荷都接到县城来过年。
顺便也给在作坊里做活的人和族里的人家每家两斤牛轧糖和雪花酥,作坊里的人还另有三尺细棉布,五斤猪肉。
算是过年的福利吧,村子里的人头一回见这么大方的东家,觉得要么人家于家的人能做这么大的买卖呢,人家不只是手艺好,瞧人家这做事,多敞亮。
腊月三十晚上,于家一家人难得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这一年来,自从开始做这糕点的买卖,总是分在好几处,已经好久未能一家团圆了。
可是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喜庆的笑,这一年,于家已经从一个吃饭都要精打细算的庄户人家,一跃成为林阳县城都排的上号的家底殷实的人家。
连带着已经出嫁的女儿都沾了光,秀秀过年自然是要回婆家的,这回回去,那李家婆子看着两口带回来的布匹,糖果,肉蛋,笑的合不拢嘴。
尤其是那雪白的糖果,可是最稀罕的,村里有人也去买了,好吃的不得了不,关键是还买不上啊,每人最多只能买一斤,只有那些银牌客人才能买五斤。
而自己家儿子带回来的这一堆看着至少有两三斤的样子,不得不承认这个儿媳妇娶的不错,李婆子开始暗自得意起自己看儿媳妇的眼光来,当年这个儿媳妇可是自己亲自挑的。
她浑然已经忘了婚后是如何挖苦冷脸以待儿媳妇儿的,现在她想的是,生儿子嘛,可以晚一些,反正也不缺银钱,以后实在生不出来,给自己儿子买个妾什么的,想来于家也不出什么来。
只想,她真是痴心妄想。
远在县城的丫当然无法知道这李婆子心里的九九,若知道了,她怕是会一句,真是什么改不了吃什么。
于家的年夜饭最受欢迎的是郭氏出品的玉米发糕,那些排骨鱼肉什么的,只有于老爹仍然爱吃。
于永叹道:“若有些野菜饼子什么的,是不是会很好吃啊?”
“赶明儿到了春日里,我顿顿让你吃野菜饼子,野菜馍馍,野菜糊糊。”
“二姐,你可饶了我吧,那玩意儿吃谁受的了啊。”
“某人不是无比怀念吗?”
“我只是怀念时候的生活而已,真不是特别想吃。”
“其实我也觉得时候挺好的。”
“你们这一个两个的,好日子过的烧得很是吧?这有鱼有肉的日子不想过,都怀念那吃不饱饭,一个鸡蛋吃两顿的时候。”郭氏恨铁不成钢道
“娘,我们不是怀念时候的苦日子,只是那时候咱们一家人都在一起,多好啊,哪像现在,这么两地分着。”
“那有没有办法让你爹和哥哥也来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