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三月底。明华军抵达山海关。
他们刚到,正好赶上蒙古进犯。明华军当即出征迎头痛击,全歼了这活想要趁火打劫的蒙古人!
这下子,林钊也算在辽东一战立了威。让辽军见识了,何为所向披靡……
此刻仿佛重现了,大明当年五征漠北无坚不摧的雄风!
而张嫣在宫中听了捷报后,心想这充了钱的就是不一样这么多银子砸的值啊!
朝堂上,朱由校收到捷报自然也很是高兴。他当即封了林钊为都督同知。
可按理来,外来势力一般都会打破组织的内在平衡,俗称为鲶鱼效应!
如今,对于辽东而言,明华军便是那条所谓的鲶鱼。至于他们的到来,究竟会给其他人带来什么样效应?好的?坏的?这就不清楚了!
而京师这边,张嫣收到捷报,心里惦记起自己那摊子生意,特意出宫去翠微山转了一圈。
适时,刘保已经出发去了辽东。崔念陪着张嫣,坐马车到催微山的一路上。把近来的情况都简略讲了讲……
自启二年至今,张嫣名下的店铺早已经过疯狂扩张,遍布大明大半的州府!
而如今手底下正在做的生意里,来钱最快的还是要数琉璃馆。没办法,这垄断的生意做起来就是爽
至于其它的,就有些看做生意的地界儿了。
比如李婵负责的织坊和绣局!这玩意儿在其他地方卖的还行,可到了苏杭一带就门可罗雀,入不敷出……
还有书坊和胭脂香水铺,在两京、江南都生意极好。换个地方,在山西、陕西等地就玩不转了!
汇报完生意情况,崔念话题一转到了学堂。如今距离当初第一批孩子入学,已经过去五年了。
五年时间里,这座仿照现代学校弄的学堂,扩建了五所分校,共有师生一万余。
而且,启元年。最早进学的孩子,如今四书五经已经念完了。
其中成绩优异者,任教的先生提议,让他们参加今年举办的乡试。看能不能考个童生出来,也算是试试水!
至于张嫣年前时吩咐下来的大明军校?
崔念委婉道:“如今有些积蓄的人家,比起让孩子学兵法?更乐意把人送去读圣贤书!毕竟文官地位要比武官高不,武官上战场的危险系数也太高了……”
张嫣点点头,表示理解。毕竟为人父母的,都舍不得孩子有危险。
这送儿子去学兵法,日后上了战场?刀枪不长眼,万一害得自家儿子丢了性命?这当爹当妈哪受得住啊!
所以,军校的招生情况不好,张嫣是有心里准备的。
崔念于是接着补充道:“不过,咱们还是有找到一些当兵打仗的好苗子的,只是里面大多都是些苦命孩子。但我觉得以后这些孩子里,肯定会有几个能成大器!”
张嫣听完,笑眯眯的夸了崔念一声:“好。”
而后,马车也终于到达了翠微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