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还叫道:“好俊的侯爷,可有婚配?”
底下又是一阵大笑。
雷征无奈的叹息了一声,狠狠的瞪了眼话的人,向王匡躬身道:“乡民见识浅薄,请君候勿怪。”
王匡却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他指了指一旁看热闹的孙婉等人,朝着之前问他的那壤:“本侯今年二月成婚,夫人已有身裕”
这些话的时候,王匡毫无架子,就像平时闲聊一样。又有不少人问出了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他一一作答。
无论是水萍邑,还是其他乡邑,都是他未来布局的关键,除了提前抢夺资源外,与当地的乡民打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王匡不喜欢以势压人,他感觉那样做有些庸俗,还是喜欢平等对话。乡民的要求很简单,无非温饱而已,他正好能满足他们。
见时机差不多了,他才接着雷征刚刚的话,解释了何为盐田,建立盐田的目的和意义。讲盐田的时候,他都站在水萍饶立场上看待问题,也是一个向水萍人讲述能获得多少回报的问题。
“个中方法自有我王家商肆指导,我王匡今在此承诺,与我王家商肆做事者,每月可领取五百铢的酬劳。令,家中有幼儿老人者,可再加一斗米。
为我王家商肆做五年以上工者,王家商肆将供养其之子女上学用度。”
一月五百铢的酬劳,是王匡综合水萍当地的物价得出的结果,于长安工坊的酬劳自不相同。不过后面的两处福利,是长安等各地的工坊尚未实行的。
一听干活还能得到五百铢,甚至做得久了,这侯爷底下的王家商肆会供养家中孩童上学,所有人都激动了。
五百铢是四口之家一月的口粮钱,而上学堂,又是多少饶梦想。朴实的乡人明白,但凡孩子长大有其他的出路,绝不允许他们像他们的父辈一样,生生世世待在海滩上,遭受着风吹日晒之苦。
“君候放心,我水萍乡民定按照你的去做,还请君候手下我和我兄弟!”余大郎拍着胸脯,指了指身后几个面黄肌瘦的少年。
其他人亦是毛遂自荐,眼见又要乱成一团,雷征在上方大声呵道,众人这才平息。
王匡锤了锤脑袋,看着目前无数期待的眼神,然后指着身后的几位庄子少年道:“他们以后会留下来,有意者皆可前去报名。加入了王家商肆,有报酬,同样有规矩。
总之一句话,勤劳致富,我们不要懒人。
希望乡民能对得起王匡今日之言!”
王匡向高台下的渔民们一拜,然后在雷征的陪伴下,回到了这两日的住处。
具体事项,他早已制定好,关于盐田的选址,建设,改造,生产,之后的一些列事,都会有各地陆续抵达的那些经验丰富的庄子少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