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叫谨慎……小心撑得万年船。”陶晓伟听了不悦,插嘴道。
“顾虑太多,就是胆小。”廖佳艳不满地说。
“哈哈哈!”覃光明禁不住大笑起来,“我在你们陶家还收获了一个粉丝……要我说,晓伟,要是我们的计划成功了,我们在村里的粉丝更多。”
廖佳艳好奇了:“你们还有什么计划?”
覃光明故作神秘的样子:“现在还不能告诉你,商业秘密。”
“切,一个小山寨,你还能弄出什么商业秘密?”廖佳艳不相信。
两个发小进了里屋,覃光明故意考他:“这几天我在县城跑旅游局,想不到遇上一个人,你猜猜是谁?”
陶晓伟略一思忖,放弃猜测:“我怎么想得到?你到底遇见了谁?”
“项光华,你还记他吗?”
“我们的化学老师?他去旅游局干什么?”
“人家早几年改行了,现在是陵川县旅游局局长。”
陶晓伟感叹地说:“项光华是那时候学校教化学最好的老师,特专业,难弄的实验课只有他才能上。想不到这么出色的老师也改行从政了。”
覃光明赞叹道:“你还别说,项老师改行以后,凭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视野,很快就暂露头角,当上领导。当老师就是不一样,有水平,有担当,有敬业,去到哪里都能把工作做好……项老师,不,项局长听了我利用地下溶洞开发旅游项目的计划,非常感兴趣,特意给我看了不少内部资料,都是发达国家自然溶洞开发的先进经验。我看了之后,很受启发……”
陶晓伟听了他的话,惊讶地说:“你不虚此行,收获巨大。项老师果然干一行精一行。他的建议很新颖。可是,你这个计划太大了,就怕我们啃不下来。”
覃光明看着他眼睛,目光坚毅:“怕什么?山是我们的山,地是我们的地,人是我们的人。只要大家立场坚定,目标专一,团结一致,没有实现不了的事。”
陶晓伟受他感染,心里也暖烘烘的,他略一思考,冷静地问:
“按照你这个计划,我们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覃光明伸手亮出三根手指:“三百万。”
“什么?三百万?”陶晓伟吓一跳,连忙问。
覃光明点点头:“按我们项老师的初步预测,这个工程得投入三百万……所以,下一步,得发挥你弟这位农业银行信贷部主任的作用了。”
……
陶晓杰把老家来的两位大哥引进办公室,亲自倒茶,热情地把热情腾腾的茶盏递给两人,回座位坐下,关心地问:“你们打算贷多少款?”
覃光明站起身,说:“三百万。”
“什么?”陶晓杰以为听错了,腾地一下子站起来,“你们要贷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