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派内阁大学士吴忠国担任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王华担任户部尚书,右都御史田子风接任左都御史,内阁大学士郑守业担任右都御史。于文清是秋山的人,何一新是秋水的人,他们成了俘虏,天光皇帝借机用了自己的人,现在六部和督查院全是他的人。
三是,忠圣院忠君、治国有功,全都升官。礼部尚书张鹏封礼忠侯,兵部尚书吴忠国封定忠伯,吏部尚书吴永定封众忠侯,户部尚书王华封全忠伯,刑部尚书刘宝文封义忠伯,工部尚书高德贞封富忠侯,左都御史田子风封明忠侯,右都御史郑守业封言忠伯,其他参与机要的相关人员都有封赏。
四是,挑选一些官员、文人担任内阁大学士,把他们选入忠圣院,给予封赏。
五是,改忠圣院为忠胜府。
六是,以忠君、实干等理由,封赏六部、都察院官员。
七是,对御前侍卫进行了大量调整,不放心的全升官,发往外地任职,重用护送他回宫的御前侍卫和禁卫军官兵。有些士兵直接当上了将军。
八是,重赏御前侍卫,犒赏禁卫军。
九是,现在京城只有不到五万禁卫军,天光皇帝就下令调兵、征兵。
十是,痛骂变州太守、军将是祸国殃民的小人,把机变城之败的责任,全都推到了他们的头上。此时机变城已破,他们都成了俘虏,治不治罪,这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
十一是,天光皇帝写了一篇梦神寄语天国灭敌策,还为此谱曲。其中意思是:梦神托梦给天光皇帝,提醒他要注意小人,而且给他神力、神策,天机国占天道、有天理,众敌必灭,大业天成。
十二是,派遣监察御史和太监前往各州,协助治理。这一次,天光皇帝一个州也没放过,不管是乱了的,还是秋莱的,只要没派的,他全派了人去。这些人能不能去,去了有没有用,他根本不管。他要钱,他要粮,他要军队!
十三是,改忘州为灭州,派秋莱专门治理灭州。
人人升官,个个受赏。
就像没有机变城之败,反而取得了举世之功。
天光皇帝就是要用名和利,把所有人都拉下水,让大臣们再也不敢提那些他不敢、不想回忆的事。
有人高兴,有人绝望,有人麻木,有人算计……得了好的人上奏折颂扬天光皇帝,莱党的官员们恨之不得,却毫无办法。
就像圣旨是黄历一样,天光皇帝随便撕,随便发。他发了这么多道圣旨,却没有一道是奖励薛飞他们的,就像没有天授国之战一样。甲州、灭州等地怎么样,他管都不管,既然秋莱想管,那就让秋莱管去,反正他没钱更不想出钱。他甚至巴不得这些州又乱又穷才好,因为那些地方是秋莱的地盘,不是他的!
户部尚书王华简直欲哭无泪。国库早已经空了,天光皇帝大方却不出一分内帑,皇宫里还有那么多用度,还有国战、内乱,他哪里有钱给?既然皇帝这样,他就下狠手。远水解不了近渴,各州收不到多少税,他就在京城和圣州收重税。
天光皇帝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点继续当皇帝的畅快,这时礼部尚书张鹏回来了。风九天收下了秋云,却没同意让风素素到天机国来,他的理由无非是:天机国太乱,照顾不好风素素。本是双喜之事,现在却一喜一废。
天光皇帝又喜又恨又怕,他喜的是,风九天没把秋莱当真兄弟,他恨的是,风九天根本没把他当一回事,他怕的是,风九天看不上天机国。本来想立刻召见冷风劲,他却没这样做,他怕见到天浩国的人,因为他实在不知道怎么面对。既然如此,他就当不知道。
天光皇帝何止不知道面对天浩国,其实他已经什么也不敢面对了。面对儿子,他已经老子不是老子,面对臣民,他已经皇帝不是皇帝,面对敌国,他已经东西不是东西,面对天地,他已经心魂不知心魂,面对未来,他已经错乱不知错乱。
还好,天光皇帝有神药,天地精华化为的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