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小共主 > 第437章 拉拢人心

第437章 拉拢人心

随意坐在静心殿的门槛上,望着殿外雪降不止的天空,神游思事的天子殿下神色变幻不定,不知究竟在思量些什么。

龙袍外披了一件皇妃亲手缝制的棉衣,御寒与否且先搁置一边,单说这棉衣上的细密齐整不输善女红技师的针脚,便能让他心暖无寒,“自家汉子还是自家婆姨疼……”天子眼中有光,温暖一笑。

最先被宫奴抬送而来的是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老相,不久前复起重用的崔相见之,还得恭敬尊称一声老相爷,这位把持相爷权柄足足三十载的老相爷,如今已经老眼昏花,目不视物,走路都需要下人搀扶,在家度日,除了吃喝,也就只剩下卧床回忆。

说来也怪,当天子殿下来到颤颤巍巍的老相爷身前时,往日耳聋眼花的老相爷浑身打了个激灵,顿时躬身便要下跪,被笑意连连的天子伸手扶住后,早已言语不多的老相爷却是激动有加开了口,“陛下,你可是陛下?”

天子扶住一臂,又轻轻拍了拍老相爷筋骨虬结的手面,而后一步一步送老相爷进入静心殿落座。

第二位算是天子皇戚,同宗不同根,论算起来天子殿下见之得尊称一声舅公,这位不知从哪论起的老舅公昔日坐镇皇都,执掌南北两城兵马司一职,如今的兵马司柳忠言大人,昔年便是这位素有“朝堂桃李”的老人一手提携上位。

同样搀扶进静心殿落座,即是长辈舅公又是臣子老臣的老人,并未与每年节时都会献上晚辈厚礼的天子殿下言语,不过老人倒是多看了两眼这位小辈,轻轻点了点头。

第三位,第四位……陆陆续续接踵而至,天子也不嫌费时费力,挨个搀扶,直到六位老人落座静心殿中,站在门口的天子方才抬眼看向雾气腾腾的殿中,回忆起昔年他继位称王前,先王便是这般站在殿外打量殿中手忙脚乱的自己。

雪降无声,朝堂内外没有谁知道天子殿下在静心殿与六位老人究竟说了些什么,不过在老相爷回府后的翌日,仍旧挂着“相府”匾额的老相府邸,却是悄无声息将那块挂了将近一甲子的匾额摘取了下来。

还有动作的是那位“朝堂桃李”老兵马司,这位老人回家后罕见摔了一个书房放以瞻赏的古茶壶,也就是在那一日,这位老桃李的儿子,执掌南城半数木炭营生的“桃李”商铺,率先腰斩炭价,引发南城人众疯抢。

有有所为,自然就有无所谓,被邀请去吃了顿火锅的老尚书谭争,在那六位之中算是最年轻的一位,年岁古稀,仍然筋骨未衰,一日无肉不欢,据说在静心殿未吃尽兴,老尚书回府后又令下人支锅,涮吃下二斤羊肉方才停筷。

谭争昔日与世无争,在党群颇多的朝堂之上算是一股清流,或许正是如此缘故,先王方才放心将执掌钱脉的户部交与其手,而且一交便是二十载。

老尚书年轻时是走武官路子入的仕,也曾铁马金戈征战四方,后来心性变化,便改弦易帜走起了文官路子,最终凭着一股不愿服输的心气,位极人臣,执掌户部二十载,成为人上人。

老尚书膝下独子,这位对仕途无意的谭有后,是老尚书在不惑之年喜得,故而自小宠爱有加,当过了弱冠年岁,这位名声在外的谭家人龙便一心扎入最被老尚书不耻的商家生意中,假借老尚书的大旗,一步步做到左右皇都丝织流转的顶级巨物。

谭有后有个好习惯,每天不管多晚回来,皆会前去老爷子居住的后院问安,这一日刚从外应酬回来的谭有后,当听下人惶恐难安说起老爷子摔砸茶壶的事情,心中便有了不小的不妙之感。

谭争喜欢住书房,兴许是早年从武夜读积累下的习惯,谭争夜睡枕边必有书,颇有孝心的谭有后便将谭家最大的书房稍加改造,以供老爷子住的舒适。

推门进入书房,屋子里充斥着火锅的气味,“老爷子也喜欢吃这一口了?”谭有后吸了吸鼻子,暂且将这个念头抛开,没走几步便又看到地上散碎一地的茶壶碎片,“老爷子不让人收拾,难道真的……”如此想着,谭有后快走几步,终于见到了坐在书桌后的老爷子谭争。

老爷子桌前,堆着两沓应该是折子的东西,“都退位让贤了,还有谁会递折子……”谭有后走近桌前,刚想摊手翻看,便听的老爷子“啪”一声将手中龙头拐重砸在桌面,整张桌子都为之一震,随之响起暴怒呵斥:“瞧瞧你做的好事,都让人家递折子递到了天子面前,谭家脸面何在?”

谭有后终是明了何故,自知眼下辩解无异于火上浇油,微微思量后,“噗通”一声跪伏在地,正气凛然道:“爹,儿子不孝,让这些琐事打搅了您老清净,今后儿子务必知错改正!”

老尚书眯了眯虎威犹存的老眸,瞧看着已经而立之年,在外可独挡一方的独子,蓦然叹口气道:“也罢,爹再帮你一次便是……不过是些低买高卖的生意手段,又不如何作奸犯科,何来惹得龙颜大怒,咱们这位天子……”老尚书没有说完,用龙头拐敲了敲地,示意谭有后站起来说话,“你给爹一句准话,这次赚了多少?”

谭有后走到老爷子身后开始揉肩,声音放低下来,眼睛闪过锋芒,说道:“爹,这次所赚银两,儿子觉得还不算多,不过几百万两而已,在那些富可敌国的皇戚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

谭争微微点头,执掌户部二十载,经由他手的银两可谓是多不胜数,这几百万两确实不多,甚至不及那几位皇戚昔年一年收的地租,虽说是替天子打理天下银两,但老尚书也不是没有学到本事,最起码一手藏账的本事早就登峰造极,助他昔年几度逢凶化吉。

“捐出些许,做样给咱们那位天子殿下看看,也算是卖一个脸面,虽然爹已经赋闲在家,但终究算是朝臣,凡事不能做的太绝,断的太净……”

老尚书昔年为官之道,表面与世无争,但真正促使他从五品官吏一路迁升从一品大员,还是在于一个“争”字,不争天下莫能与争之,这才是老尚书恪守多年的为官之道。

谭有后“嗯”了一声算是应下,之后便唤来下人打扫干净书房,一直等到服侍老尚书睡下,方才熄灯离去。

当夜,后宫之中,几位得到讯息的嫔妃哭哭啼啼,一路直去南书房。

同时,南城所有丝织铺子掌柜都收到了翌日降价一两银子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