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发生着这种变化的时候,那种小型的武装割据力量又开始出现,他们以那些无主的魔力泉作为据点,建立起许多不听从大政府管制的自治区。不过,相比起第一次时的那种疯狂,这次的情况相对要好许多。
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人类对于这些力量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获得了力量的人,已经没有再像此前那样得意忘形肆意妄为了。
于是这世界固然是又出现了许多占据魔力泉的割据武装力量,但其中横霸作恶的人却也并不算多,而且很多甚至是愿意与政府合作,只是需要获得自治权就行。
面对这样的情况,各国政府也是做出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的政府无法容忍这种情况,宣布这些人是违法的并出动了军事力量予以打击,有的则接受了割据力量的要求,承认其要求的自治权。
这两种做法,各有其优劣,对于这种割据武装进行打击,如果顺利成功,那么国家的稳定和完整性无疑是能够确保的,但如果打击不顺利,则会演变为长期的战事,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了。
而接受割据武装要求,承认其自治权的话,说不定哪天等这些割据力量壮大,他们是要反过来噬主的。
——说到底,是求一时的稳定埋下祸患,还是一蹴而就的解决稳定,主要还是看一个国家的力量是否强大,没有力量那就只能妥协,而拥有力量也就拥有了选择权。力量不是用于欺负弱小的东西,但是力量却是让大家坐下来进行谈判的先决条件。
在国际的大环境出现如此情况的时候,戈琳娜也听从了她的副官的建议,适时地向马西卡拉共和国政府提出自知的要求。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由戈琳娜领导的这支革命军已经起势;当然,对外她并未打出“革命”这种引人注目的名头,一切都隐藏在黑帮争夺地盘的这个框架之下。
同一时间,面对帝国情报局的接触,戈琳娜也听从了侞虞的意见假意迎合对方,毕竟在此前的阶段就与帝国情报局为敌的话,那可不是什么好主意,虽然到最后双方必有冲突,但这种冲突还是能拖就拖,等积攒足够力量了再翻身做主人。
古语有云“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任何时候人们都是枪打出头鸟,只有懂得韬光养晦的人才会更容易达成目标。
趁着这样的大趋势,在新历15年开年后没多久,戈琳娜通过多种手段,很轻易的就从政府那边要到了自治权,而她在获得自治权后,也与自己的副官一起在掌控的领地内推行更为激进的政策,大肆囤积粮食广招战力,为接下来的革命起义做准备。
虽然戈琳娜是按照副官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三条来做的,但是帝国情报局的工作人员毕竟也不是傻子,革命军如此大的动作,其中很多行为,根本无法瞒过帝国情报局,因此很快戈琳娜的势力就成为帝国情报局重点盯防的目标。
对于帝国情报局而言,马西卡拉共和国的割据武装还有黑帮组织,这些人互相间争夺地盘他们是不会管的,因为无论是换成谁得势,最终都是要与帝国情报局合作才能发财,因此在戈琳娜的势力刚刚崛起时,帝国情报局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还愉快地进行了更紧密的合作。
但是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通过在领地内推行的良策,人们耕种的积极性获得了提升,这让戈琳娜的控制区域已经实现了零饥饿的目标,如果只是这样,那么帝国情报局或许还并不会太在意,可是戈琳娜那大量收购粮食的行为,却让情报局的同志不得不警惕起来。
饥饿问题都已经解决,还在那里收购相关物资,他们到底是想干什么!这可是帝国情报局需要迅速搞清楚的事情。
众所周知,打仗打的就是经济,而这经济除了各种军备的消耗,日常食物的开销也是大头。就拿阿瑞肯尼亚帝国的军人来说,在战争时期,他们每餐的牛排都是无限量供给的,而在平常则不可能有这种好事。
这么做也是为了提升军队的士气,试问一支军队连饭都吃不饱,战士们还怎么有动力去与敌人搏杀,而人体在战时的消耗与平时也是不同的,就拿此前流火经历兽潮时的经验来说,他每一餐从食物中获取的热量,都是平时的五倍以上,并且每一日还要多餐进行能量的补充。
一开始帝国情报局的间谍在注意到戈琳娜的异常举动时,也只是特别关注,长期位于那世界霸主的位置,这令帝国的许多人在思想上变得松懈起来。简单来说,就是根本不认为以戈琳娜为首的这些乡巴佬集团,能动摇由帝国支持的马西卡拉共和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