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写就的纸张被蜡烛点燃,一股焦臭的油墨味道萦绕在书房中,慢慢蔓延在整个房间。
但中年官员丝毫不以为忤,仍然亲眼看着写有自己熟练的字体燃为灰烬,才放心地长松一口气。
之后他拿起二百九十八号的密报点燃,又把译文也一块点燃,他决定任凭二百九十八号自己决定行止,既然相信他的能力,便放心大胆的交给他行动吧!
他相信自己的看人目光,对方不会让自己为之失望,毕竟对方是在三百余人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三人组之一,三百号和二百九十九号担负着更重要的职责。
明灭不定的光线,照耀着他阴睛不定的脸庞,培加了许多变幻不定的神彩,让他看上去变得凶狠而决绝。
戚继光一路奔波跋涉来到京城,他不顾及连日赶路身体劳累,便匆匆来到祥瑞侯府邸,向解淳府中投递拜帖。
解淳恰好从皇宫中回来,听说是解和推荐来的人才,便打开拜帖,一看是戚继光的名字,心中又惊又喜,忙下令立刻接见这个历史大牛人。
戚继光来到客厅,看见一位身穿绯袍上绣仙鹤的中年官员,便立刻跪倒大礼参拜。
虽然不知晓对方的具体身份,熟识官场制度的戚继光,知晓对方应该是正一品或从一品文官。
猜测对方十有八九应该是次辅解俭的可能性极大,至于三安驸马祥瑞候理应比此人苍老许多吧。
解淳忙俯下身材搀起戚继光,仔细一打量也有些吃惊,这位名扬后世曾写下‘封候非吾愿,但得江海平’的大牛人。
现在竟然是一个十六七岁英俊健壮的少年军官,这也太年轻了吧,打破了解淳心目中风度翩翩青年将帅的光辉形象。(来自电影中的印象)
而戚继光见对方对自己这么客气,亲自出手搀扶自己,而在他的心目和猜想中,自己恩师解和的小叔,应该是一位精神矍铄、白发苍苍的七八旬老翁。
根本没有料想到这面前对待自己异常客气之中年人,会是自己求见的解淳本人,为了化解双方误会的尴尬,也为了自己别弄错人而不好意思。
他便客气的先介绍自己的身份:“小子姓戚名继光,草字元敬,是奉恩师解讳和的吩咐,前来求见祥瑞候爷。不知大人贵姓大名,与祥瑞候爷如何称呼?”
解淳被他问得微微一愣,不久之后便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便微笑着回应戚继光:“元敬,应该新近才投入和儿门下吧?”
“不然他怎会不告诉你,我比他的年纪小几岁,只是我与珍兄相识在前,委屈和儿偌大年纪做了我的侄子。我就是解淳解子厚,也是元敬口中的祥瑞候。”
戚继光明显身子为之一震,愣怔一阵后,才恭敬施大礼予以道歉:“徒孙戚继光,参见祖师叔,刚才徒孙大为失礼,请师叔祖千万别见怪,原谅徒孙的无心之失。”
解淳为之哈哈大笑,又一次伸手搀扶起戚继光:“元敬不必多礼,不知者不为罪,都是自家人别太客气,起来坐下叙话吧。”
“元敬,和儿何时收你为徒?以前我没有听说过此事,应该是我猜想得不错,他刚收下你不久,还没有来得及与你解说我们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