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叫‘丁兄’的士子便是陕西延安府绥德县举人丁亮,他在弘治十一年才考上举人,而且名次吊榜尾,但丁亮和丁氏家族都为之兴高采烈,大肆设宴庆贺。
正当他踌躇满志,正要奋发图强向来年春闱发起冲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彻底击垮了他。
丁氏家族中某些不长头脑的族人,竟然敢借助长辈们的福荫,大肄霸占大量土地和商铺。
在朝廷清查诡寄土地财产时,竟敢用武力驱逐查案的官吏们,在陕西延安府一带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弘治皇帝闻讯后大为震怒,下令锦衣卫彻查此案,在锦衣卫快速出击调查下,很快将丁氏一族定为谋逆重案。
不但查封绥德县丁氏一族的所有财产,还斩杀丁家其中的几个主要筹谋者,此案也牵涉进丁亮一家。
丁亮之父眼见自己一生财产被查抄一空,自己的儿子举人功名被革除,气怒交加之下,又连带年老多病,就此一命呜乎。
丁亮葬父之后,也被发配到云贵交界处某县做吏员,受尽当地官吏的欺压和侮辱,好在他的家眷没有被治罪,仍然留在绥德县老家。
严酷的生存环境,逼迫着原本一向心志高傲的丁亮,放弃以前自己世家子弟的习性,迅速的成长起来。
与他说话之人正是丁亮的好友朱光,他也是因家族牵连,而被发配至此地,被丁亮以吏员身份,收拢在身边当胥隶。
两个人本来就是知交好友,现在又一起经历过风雨打击,逐渐结交为过命的交情,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才在这蛮夷横行之地,侥幸存活至今。
经过八年的非人折磨和历练,两个人早已从纨绔子弟,转变为历尽沧桑的成熟稳重中年人。
他们伺机蛰伏在蛮夷境内,准备有朝一日建功立业,重现家族昔日的荣光,让受尽苦难的家眷们不再受苦。
丁亮望着有些性情急躁的朱光,知道他有点心浮气躁,有点儿沉不住气,急于建功立业。
其实自己何尝不是急于摆脱眼前的困境,早点立下大功,能风风光光的返回自家故乡,和亲人们重逢欢庆呢!
但丁亮一想到跋扈自恣到极点,又一向凶蛮残忍的野蛮土司,他就强自忍住立刻予以行动的念头,伸手制止住好友朱光。
丁亮努力压抑住自己的冲动情绪,耐心的劝解朱光:“朱兄稍安勿躁,此事非同小可,切不可打草惊蛇,使你我二人多年的心血付之汪洋。”
“朱兄想过没有,若过早去通风报信,他们可在官府中,暗藏着许多眼线,不但会给我们二人带来生命危险。而且他们一旦取消行动,我们也不会得到多大的好处。”
“只有等他们予以行动之前,我俩再联袂一起去告密,并从中立些別的功劳。也许有希望今生重返故乡,甚至有希望……嘿……朱兄再多忍耐几日吧。”,丁亮越说越小声,渐渐低至密不可闻。
数日之后,有流放云贵边界之地的吏员丁亮,连同身为胥隶的好友朱光,秘密向担任此地宣抚使解和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