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二弟已经出仕为官,他甚至想上奏章,告老辞职归还故乡隐居,但看看镜子中的稚嫩脸庞,觉得还是老老实实在家乡度假为好。
也许弘治皇帝几年看不到自己,再加上政务繁忙,就会渐渐把解淳淡忘掉,自己便能在大明朝继续逍遥自在。
弘治十七年春未夏初,大明京师皇宫内,朱颖正心烦气闷地皱着眉头,稍顷又对下首侍候她的小太监询问道:“祥瑞伯还没有回来销假吗?他都回家乡有一年多了,怎么还没回来呢?”
“你和解夫人可谈起,我会去拜见她的事情,她是怎么回答的?你要据实回答,不得有半句谎言。”
那小太监连忙跪地劝阻:“公主殿下,您可不要在人前,称呼解李氏为夫人,会给她带来大麻烦。她充其量是祥瑞伯的小妾,只是有圣上的敕封才与众不同。”
“公主殿下若是称呼她为祥瑞伯夫人,陶夫人和杨夫人会借故为难她,甚至会给她带来杀身之祸,公主殿下慎言之。”
朱颖微皱下眉头,冷哼一声呵斥道:“大胆奴才,你敢说二位祥瑞伯夫人的坏话。她们是祥瑞伯的夫人,一向相处融洽,不会同世人一样见识,你太多虑了。”
“不过本公主看你忠心为主的份上,赏你一个月的俸薪,此事万万不可与人讨论,否则小心你的脑袋。”
小太监沒想到会因祸得福,当下恭谨施大礼拜谢:“多谢公主殿下的赏赐,奴婢不敢多言。”,然后恭施一礼后,快步离开宫殿。
朱颖长长叹息一声,从一本书籍中抽出一张画纸,上面用炭笔素描画有一张图画,一个十几岁少年正抱着一个婴儿,在不停的摇晃走动,口中好象还在哼唱着什么?
那婴儿好奇地望着少年,仿佛能听懂少年的哼唱歌曲一样,双眼微睁定定的看着少年,脸上犹留有两行泪痕。
这是朱颖根据父母多次讲说,解淳当年救治她的故事,自己猜测臆想着,凭想象画出来的图画,又暗中从服侍她的太监宫女的口中,得知与当年的情形相差不大。
她从小就听到解淳的名字,以及各种各样的传说,连父皇母后都将解淳视为,救治二子一女的救命恩人。
听说他还医治过父皇,母后连解淳曾经得罪过自己的两个亲生弟弟,都不予追究,由此可见解淳对皇室做出的功绩。
在朱颖小小的心灵中,便将解淳视为自己的偶像,稍加懂事后,还专门学习素描画技,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朱颖的一手素描技艺,已到登堂入室,画出来的素描图画,可谓是栩栩如生。
朱颖站在殿门口向四下张望一眼,看到侍候她的太监和宫女们,都远远的站在远处,没有一个人敢违背她的吩咐,敢过来近前服侍。
朱颖便走回殿内,在书架上仔细搜寻,不久后从一本书中又取出几张画作,那几张画仍然是素描画作,纸张和书本的纸张一样大小,对折着放在书中。
这次图中的人物,都比以前的那张图中的人物,年纪大了许多,正是解淳误会朱颖是试药小宫女阿康,将她抱在怀中,细心安慰她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