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大人。”
“这一次河北之战,依你看,首功……嗯,除去你之外,当属谁人啊?”李秀满笑呵呵的,问徐华彪。
“这个……嗯,当属郑秀妍大人。甚至真说起来,功劳尤在我之。”
徐华彪想了想,说道。
“……哦?为何?”李秀满愣了一下,笑了,看了一眼郑秀妍。
被徐华彪点名了的郑秀妍听到这个话,也是一愣,连忙站了起来,对着徐华彪和李秀满拱了拱手。
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话。
“若无秀妍大人苦心孤诣为丞相大人你筹措军需,怕是在官渡,丞相大人你就已经败了。”徐华彪笑呵呵的说道。
“……确实!”李秀满想了想,认真的点了点头,“在官渡之时,我数次想要撤回陈留和许昌据城而守,每次都是秀妍努力劝说我撑下去。还筹措出那么多军需,这功劳……嗯,当居首位。”
“主公过奖了!”郑秀妍连忙对着李秀满一揖到地。
“嗯,这么看来,我只为你请了一个亭侯的爵位,倒是委屈你了啊!”李秀满笑着说,“无妨,明日我就书天子,请封你为乡侯。”
“……谢主公。”
郑秀妍知道,这种时候,自己不能拒绝,只能点了点头,应下了。
“其实有功劳的人很多,该赏的,丞相大人你都已经赏过了。”徐华彪笑呵呵的说道,“在这里比拼谁的功劳大谁的功劳小,其实也没什么意义了。”
“贤弟说的对!”李秀满轻轻的拍了一下桌子,“来,诸位,让我们再饮一杯!”
第二巡酒,进了。
然后。
“这一次在邺城之畔挖下这座玄武湖,得到了那尊铜雀,又修建了这铜雀台,都是拜贤弟所赐……”
“那还是丞相大人你为陛下收复冀州,才有机会做这些事啊!”徐华彪连忙让功。
“……嗯,这铜雀台,怕是天下没有人比贤弟更有评判的资格了。”李秀满并没有把徐华彪的拍马屁放在心,“不知贤弟对于这铜雀台,有什么看法啊?”
“这个……”徐华彪打量了一圈,“写诗赋之类的活儿,我可不怎么在行。丞相大人你问我,还不如问问在场的这些饱学之士……嗯,雪莉应该对这个很在行。之前她为公主写的那段赋,都被公主命人刻成了碑,立在了洛阳城门口……”
“还有此事?”听到徐华彪的话,李秀满一下子来了兴致,“我都没听她对我说过……雪莉啊!”
“父亲大人。”
坐在文官一侧第二排第二位的崔雪莉连忙站了起来。
“那赋,你倒是说来,我们都听听!”李秀满笑呵呵的。
“丞相大人,今天是庆祝铜雀台落成,就别说公主的事情了。”徐华彪笑呵呵的拦了一下,“倒不如让雪莉写一篇为铜雀台作的赋。”
“……也对。”李秀满笑呵呵的,“你有准备吗?”
“回父亲大人,有。”崔雪莉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轻轻的咳了一声,从她自己的座位里,走了出来,来到了文武两班中间的那片空地。
对着李秀满,拱了拱手。
然后朗声,开始诵念她写好了的那篇铜雀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一篇长赋读完,场中响起了一片掌声。
率先鼓掌的,是一批文官。
这是属于识货的,知道这篇赋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然后,是武将。
这是属于不怎么懂,但是感觉好像很厉害的。
只是,徐华彪只象征性的拍了拍手,就停了下来。
他不喜欢这篇赋。
为什么没有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之前我废了那么大的力气才让崔雪莉把那两句加进去,然后又被她给删了?
这整篇赋就是在歌功颂德的彩虹屁,有什么好的嘛!
不过徐华彪也很快反应了过来。
崔雪莉之所以把这篇赋从宣扬李秀满以生活为准没有野心的主题换回了歌功颂德,九成是想借着这篇赋再帮他宣传一下。
看我爹功劳多大!
凭什么配不封公!
徐华彪轻轻的叹了口气,这算是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
可惜了那两座桥啊!!
“贤弟,你怎么叹气?雪莉的这赋写的不好?”李秀满很敏锐的注意到了徐华彪的反应。
“……不是不好,是太好了!”徐华彪一脸感慨的摇了摇头,“之前我说过,天下之才共一石,雪莉独占!”
李秀满笑眯眯的再次举杯。
第三巡酒,进。
……
爱豆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