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命令,好没道理的……
你真不待见史思明,你可以给他穿鞋,你可以让他干最累的活,得最少的好处,谁让你是他的顶头上司呢?你张守珪既然有了这样的权力,你就有资格动用。
但是,这都是规则之内的东西,断然不能超出规则!
什么叫超出规则?
有功不赏,有过不罚!
这就是超出了规则!
张守珪如此苛待史思明,就是超出了规则。
按照谢直的猜测,等到史思明回到幽州方镇,张守珪的气也应该消了,不管安禄山是死是活,他也赖不到人家史思明的头上,估计到了那时候,就该对史思明全师而回的事情论功了。
要是这么的话,是史思明身上的这个偏将的职位要让出来,也不算错,不是降职,是升官。
但是,这里面又涉及到了其他的问题,张守珪会不会给史思明玩一个明升暗降?张守珪会不会还因为不喜史思明而赏赐一点财货却不给他提升职位?又或者史思明升官之后,推动自家的亲信顶替他当这个偏将,也未尝不可……
所以,谢直并不看好大姐夫能够拿到史思明的这个偏将职位。
但是安禄山的这个就不一样了,边军出塞,三万尽墨,他死定了!
就在谢直还没有细想的时候,偏厅之外,突然来人了。
“三少爷,三少爷……”
谢直一看,义。
“什么事?”
义看了一眼卢宁,没话。
谢直就不乐意了。
“有什么事直接!这是大姑少爷!不是外人!
有什么话还得躲着我大姐夫!?”
义无奈,只得直言相告。
“三少爷,御史台来人了,是一位吏员,帮着李大夫给你带了句话。
是三堂会审安禄山丧军辱国事的结果,由大理寺少卿袁仁敬整理出来了结果,经由政事堂相公审核之后,上报给了子。
但是,就在刚才,子亲自传召,命幽州参将史思明进宫奏对!”
谢直一听,顿时大惊,李老三疯了吧!?三堂会审都完了,你还招呼史思明进宫!?干啥,不信三堂会审的结果!?不信你别让大家伙去审啊!?现在案子都审完了,结果是判斩安禄山,你倒跳出来捣乱!?
想到这里,谢直也顾不得吐槽李老三,直接问义。
“什么结果!?
李大夫了没有!”
义偷眼看了看卢宁,只见他满脸的震惊,还没来得及把目光转回来呢,就挨了一巴掌。
谢直怒了。
“看什么呢!?
话!
他了什么结果没有!?”
谢璞一见谢直真急了,还有点不适应,怎么了这是!?当初办洛阳粮案的时候,自家侄子都没这么着急过……尤其是当着卢宁的面,谢二爷还真不想让这个侄女婿,看到自家侄子这么失态,不由得开言道:
“三郎,有事好好!
就算有事,也莫要失了朝堂监察御史的威严!”
谢直是真急了,想都没想,就直接道:
“二叔有所不知!”
李大夫特意派人过来,断然不会给我一个半截的消息!
要不然就有完整的消息……
要不然就是事情刚刚发生,李大夫这才赶紧告诉我消息,让我赶紧想办法!”
他这么一,连谢璞都有点懵。
“那个……就算事情刚刚发生,你又能做什么?”
谢直想都没想。
“去政事堂,找张九龄!”
卢宁在旁边听了,感觉脑子根本不够用了,这还是刚才那个对自己笑脸相迎的舅子吗!?参与了三堂会审不,一旦有所反复,御史台的老大,竟然直接派人过来通传消息……这还不算,谢三郎急了之后,竟然开口就是政事堂,他还敢直呼大唐首相的名讳……我们家的舅子这么牛逼吗?
卢宁脑瓜子嗡文,甚至一时之间都不带转悠的了,只能傻呵呵地盯着眼前“沽名钓誉”的汜水谢三郎。
只见他双眼微眯,眼睛之中精芒四射,连位置都没有移动,就从刚才热情洋溢的样子,变成如今这样生人勿进、满怀杀心的样子。
只见谢直猛然一甩头,盯着义。
“快!
有消息,现在就给我明白了!
要是没有消息,现在出去给我备马,告诉牛佐牛佑还要勇叔,我要去政事堂!”
“有有迎…”
义都快让三少爷给逼疯了,赶紧把御史台吏员带给他的消息,原原本本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