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二六七章 代清

第一二六七章 代清

而多尔衮也避免了在杨振金海镇大军的围追堵截中损兵折将,因而元气大伤的危险局面,得以带着两白旗的主力全须全尾回到盛京。

也许是那一次的成功,使得多尔衮在面对杨振麾下大军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把杨振当成了一个可以交易的对象,又想故技重施。

而这一点,居然被孟乔芳一眼看破。

“孟兄,果然是洞察秋毫,目光如炬。实情大体如此。”

邓常春的答复一说出来,孟乔芳倒是没什么,反倒在场的另一位,一下子就被震惊到了。

“事情居然——可以这么做么?难道洪承畴,祖大寿,也能同意这么做?!”

显然,在刘良臣这样的中下层将领眼中,双方可是敌我之争,是你死我活的战斗,尤其是杨振的金海镇与“大清国”的八旗兵,打生打死这么多年,合着以前都是在演戏吗?

可是邓常春不是刚刚说过,已经在杨都督的军中见到了英亲王阿济格的首级了吗?

阿济格可是真的死了啊,难道多尔衮能放得下亲兄弟被杀这样的大仇?

而且就算多尔衮放下了,为了全军而退,再次与杨振勾兑好了打假仗,可是这次可不同,洪承畴、祖大寿这样的人物也在盛京城外。

难道说连他们这个层面的人物都跟多尔衮勾兑好了?!

一时间,刘良臣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呵呵,洪承畴,祖大寿,他们算什么,若是没有金海镇,没有杨都督的兵马,多尔衮哪里会选择壮士断腕,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选择断尾而生。”

“邓兄,你是说洪承畴,祖大寿他们不知情,也被蒙在鼓里?!”

这一回,就连心思敏捷的孟乔芳,也有点被震到了。

一时间,不知道是应该感慨究竟是杨振的胆子太大了,竟敢瞒着洪承畴、祖大寿,私下与多尔衮沟通洽谈,甚至是有“放水”换城池,还是应该感叹多尔衮的胆子太大,竟敢在只得到杨振默许的情况下,无视洪承畴、祖大寿各自麾下的数万大军而策划如此规模的撤离行动。

“这个,说实话,兄弟并不清楚。兄弟想说的是,他们知不知道都不重要,多尔衮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前两天夜里,两黄旗出城夜袭北郊祖大寿连营,大胜而归,你们还看不清楚吗?那些人,不足为虑。”

听见邓常春提起前两天两黄旗的出城夜袭大捷,孟乔芳,刘良臣,都沉默了。

那次夜袭,两黄旗精锐以极小的代价,大约伤亡数百人的代价,取得了摧毁大北门外辽西兵马大营,杀敌数千,毁其粮草辎重火炮无算。

那次大捷之后,两黄旗王公大臣们在城内到处宣扬,搞得人尽皆知,盛京八旗的满蒙大员们,仿佛一下子找回了曾经所向披靡的锐气与豪气。

如果不是紧接着盛京城就在杨振军中数百门重炮的轮番轰击之下,毫无还手之力,并被轻易摧毁了大南门的瓮城,说不定盛京城还要为此大肆庆祝一番呢。

但是,从大北门外的辽军营地不堪一击,孟乔芳、刘良臣他们也的确看出来了,多尔衮确实抓住了关键,因为盛京之战的关键是杨振麾下兵马。

杨振若是要尽全力,下死手,盛京城的八旗驻军与人口,恐怕多数是逃不了的。

但若是杨振那边同意放水,——不管出于何种考虑,也不管是有什么原因,多尔衮他们就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越是这样,孟乔芳与刘良臣就越是疑惑。

“杨都督,这么做,究竟图的是什么?”

刘良臣最后忍不住问道。

“兄弟只能说,杨都督所图甚大。或许拿下盛京,只是杨都督远大宏图的第一步。”

“哦?!”

刘良臣闻言,瞪大了眼睛,乍一看像是惊讶,但再一看却俨然是满脸惊喜。

显然,刘良臣这样的人,不怕杨振有远大宏图,实际上杨振志向越远大,他们反而越踏实。

孟乔芳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听到邓常春的话后,立刻跟着说道:

“愿闻其详!”

但是邓常春这个时候却开始顾左右而言他了。

“兄弟问你们一句,你们说,多尔衮离开了盛京城,他还是这大清国的皇上吗?海西江,黑龙江一带的生女真,科尔沁,喀尔喀的蒙古人,还会听大清国的吗?”

孟乔芳与刘良臣对视一眼,全都默默摇了摇头。

虽然他们都知道“大清国”疆域不小,西到漠南与河套之地,北到海西江两岸、黑龙江两岸,甚至包括更西北的喀尔喀蒙古诸部,都对“大清国”表示臣服。

但是他们也清楚,这个辖地广袤的所谓“大清国”,其辖内真正的精华之地,其实就在辽东地区,就在辽沈腹地。

如今辽阳、广宁已经失去了,再失去盛京城,所谓的“大清国”就失去了其所有精华之地。

漠南也好,漠北也好,海西江两岸也好,黑龙江两岸也好,以前“大清国”是靠着武力征服与朝贡贸易拿到和维系的,今后也会因为武力和贸易严重受损而失去。

眼见孟乔芳、刘良臣二人默然不语,邓常春笑了笑接着说道:

“硬把多尔衮留在盛京城内,对杨都督来说,并非做不到,但只有多尔衮走了,杨都督才有理由继续坐拥大军,北上追击。与此相应的是,今后多尔衮所到之处,包括眼下大清国所有统辖之地,都将是杨都督的地盘!”

“杨都督欲取大清国而代之?!”

孟乔芳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