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中世纪崛起 > 第九百九十五章 覆灭危机

第九百九十五章 覆灭危机

…………

首领们围坐在篝火旁,仔细阅读了密信的内容,昏暗的火光映照着他们脸上逐渐变得坚决的神情。一番低声而迅速的商议后,一个大胆的计划应运而生~

第二天黎明,薄雾还笼罩着山峦,一支人数接近四千、由各部落精锐士兵组成的山地大军,并未与正面的施瓦本军队纠缠,而是利用对复杂地形的熟悉,悄无声息地遁入了密林深处,如同溪流渗入了地下一般。

他们放弃了原本的劫掠路线,转而沿着一条隐秘的古老山道,以惊人的速度朝着东北方向——施瓦本公国宫廷所在地,那座繁华的都城弗莱城——直扑而去。

这支奇兵的动向,暂时还未被正忙于集结的施瓦本人所察觉。真正的致命一击,正在群山的掩护下,悄然逼近施瓦本的心脏……

也许是此前山地邦联从未有过如此大胆的纵深突击,又或许是施瓦本宫廷将全部的注意力和情报资源都集中在了西南部那支正在与当地领主军队纠缠的山地邦联主力身上,对于其他方向的监控出现了致命的疏忽。

直到这支精心挑选出的、约三千人的精锐山地军队,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穿越了最为险峻的无人区,赫然出现在弗莱城以南仅两日路程的山脚下平原时,才被一座建立在山口要道上的小型军堡哨兵惊恐地发现。

当那座军堡项楼上告警的烽火被点燃,急促的钟声伴随着快马信使声嘶力竭的呼喊一路传回弗莱城时,整个宫廷瞬间炸开了锅。

养尊处优的勋贵们如临大敌,他们看着地图上那支如同尖刀般直插心脏的敌军位置,想到这些在山地里来去自如、以彪悍残忍着称的“野蛮人”转眼即至,无不吓得魂飞魄散。

往日里的高谈阔论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惊慌失措的叫嚷和面面相觑的恐惧。

他们引以为傲的公国大军主力远在西境,弗莱城虽然坚固,但守军数量有限,危难之际谁又能抵挡这数千嗜血的山地战士?

一种大厦将倾的绝望感,开始在这座繁华都城的权力核心中弥漫开来……

奇怪的是,这支如同鬼魅般出现在腹地的奇兵,并没有立刻北上弗莱堡,而是在临近南部山地的富庶城镇和庄园里,进行了一场高效而残酷的洗劫!

烈火与浓烟冲天而起,整整燃烧了一天一夜,无数房屋谷仓被焚毁,来不及逃走的平民惨遭屠戮。大量的牲畜、粮食和所有易于携带的财物被这些山地战士席卷一空。

哀嚎与哭喊声回荡在平原上空,这是施瓦本公国数百年来未曾遭受过的耻辱与挫败。

当施瓦本宫廷在最初的极度恐慌中稍稍定神,调集所有能动员的贵族私兵和城内守军,紧张地加固城防、准备迎接一场惨烈的都城攻防战时,一个令人费解的情况出现了——这支已经无恶不作、看似势不可挡的山地军队,在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并制造了足够的恐慌之后,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停止了继续向弗莱堡进军的步伐。

他们既不再向前推进,也不像往常那样带着战利品迅速撤回山中,而是在遭受战祸荼毒的城镇附近选择了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扎下营寨,仿佛一头吃饱后匍匐在猎物家门口的猛兽,既不离开,也不急于发起最后一击。

这种诡异的静止,比直接的进攻更让人感到不安。

弗莱城的威胁丝毫没有解除,城内的神经始终紧绷,谁也不知道这些“野蛮人”到底在等待什么,或者,他们究竟在配合着远方哪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这种未知的战略意图,让施瓦本宫廷陷入了更深的焦虑和猜忌之中。

几乎在同一时间,来自西南边境的加急战报如同雪片般被浑身浴血的传令兵送回了弗莱城,每一个字都带着绝望的气息——山地邦联的主力军队并未如预想的那样在边境缠斗,而是以惊人的机动性完成了战略迂回,已经切断了西境施瓦本大军与后方联系的退路和补给线!

这一噩耗如同淬毒的利剑,狠狠刺进了施瓦本公爵的心脏。他拿着战报的手剧烈颤抖,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大势已去的颓丧与无法抑制的恐慌。他赖以争霸的精锐大军,此刻竟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绝境!

再加上“盟友”勃艮第公国的突然背信撤兵,这场由施瓦本宫廷率先发起的、意图瓜分勃艮第侯国的战争,已然是独木难支。

东西夹击勃艮第侯国的战略构想彻底破产。

如今,西境大军陷入重围,无法取得突破;凶悍的山地邦联军队更是从两个方向如铁钳般突进了施瓦本的核心腹地,兵锋直指都城。整个公国面临着立国以来最严峻的存亡危机。

在巨大的现实压力和深重的恐惧之下,为了保住公国的根基,避免全军覆没的厄运,施瓦本公爵尽管心如刀绞,却不得不做出弃卒保帅的痛苦决定。

他当即下令西征大军放弃现有阵地,在援军的协助下突围后撤。

这道命令意味着他承认了此次战略的彻底失败,也意味着施瓦本宫廷放弃了所有已经占领的侯国领土。但,这已经是绝望中唯一的选择。

随即,尚在勃艮第侯国东境苦战、却突然发现自己后路已断、侧翼暴露的施瓦本西征大军,在混乱与恐慌中,接到了来自弗莱堡的撤退命令。

他们开始如同退潮般,丢弃重型辎重,有序地脱离与侯国边军的接触,向着尚未被完全封死的缺口撤退,踏上了一段布满*****。

当得知施瓦本西征大军开始仓皇撤退的消息后,正在施瓦本腹地肆虐的山地邦联两路人马,也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他们并未恋战,更没有试图进攻防御已然加强的弗莱城,而是立刻开始有序地撤退。

这些来自山地的战士驱赶着抢来的牛群和驮马,马背上满载着从被劫掠、焚毁的城镇和庄园里搜刮来的巨额财富——包括金银器皿、精致的武器铠甲、成袋的粮食、堆积如山的布匹以及其他各类有价值的物资开始返回“老巢”。

也许是先前被这支“野蛮人”突如其来的战略转变有所忌惮,担心这群仿佛突然“开了窍”的对手在撤退途中还埋藏着什么阴谋诡计,尾随在他们身后、由各地领主紧急集结起来的私兵,虽然在数量上逐渐占据优势,却并未做出任何试图驱赶或拦截的危险举动。

他们只是远远地吊着,始终与对方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安全距离”,秉持着“敌退我进”的谨慎原则,一步步、小心翼翼地“接收”着被敌人放弃的村落和土地,眼睁睁看着对方带着大量战利品,缓缓退回那莽莽的群山。

对于施瓦本的领主们而言,能够兵不血刃地“收复”这些失地,避免麾下士兵无谓的伤亡,似乎已经是当前局势下所能期望的最好结果。

至于被抢走的财富,只能当作是为这次灾难性的战略失误所付出的代价了。

当西南边军确认山地邦联的大军已然携带着巨额战利品全线退出边境、消失在群山之中的消息被快马加鞭传回弗莱城时,那些连日来如同惊弓之鸟、惴惴不安的宫廷勋贵们,心头那块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的巨石,才终于安然落地。

宫殿内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屈辱——强大的施瓦本公国,竟被一群他们向来轻视的“山地蛮族”逼至如此境地。

惊魂甫定之余,深刻的教训让施瓦本公爵和他的廷臣们再也不敢掉以轻心。

痛定思痛,一道措辞严厉、带着紧迫感的命令从宫廷发出:立刻动员所有能够调动的人力、物力,不惜一切代价,紧急修缮和全面加固与山地邦联接壤的整个西南部边境地区的所有防御工事。

除了修复被破坏的堡垒和哨卡,还要大规模地增建新的、更加坚固的军堡和要塞群,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渗透的峡谷通道和战略要冲。他们要构筑一道连绵不绝、相互支援的坚固屏障,试图用石头和群山铸就的防线,来弥补地理上的劣势,彻底阻止险些颠覆公国的险境再次重演。

施瓦本公爵曾经的自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恐惧的、近乎偏执的防御意识。

这次针对勃艮第侯国征战的惨痛失利,如同一记沉重的闷棍,不仅粉碎了施瓦本公国扩张的野心,更将其深藏于强盛外表下的致命弱点暴露无遗——

对盟友不可靠性的误判,以及对“野蛮”邻居潜在威胁的严重低估,都让他随时面临覆灭危机。

失败的余波迅速扩散,搅动了整个南陆的权力平衡。

随着施瓦本公国的声望和军事实力在此役中遭受重创,其传统势力范围出现了令人不安的松动和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