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冈·费伯·迪·福尔上将再一次挂帅出征,初战告捷,便就已经攻占了塞浦路斯岛。
-----------------
于1517年,奥斯曼帝国占领了耶路撒冷,他们控制耶路撒冷一直到了二十世纪。这时,耶路撒冷重新开始繁荣,城墙和老城也被重建,城内任何宗教都可以存在,但奥斯曼帝国后来的无能统治机构使耶路撒冷的经济陷入了缓慢的衰退。
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耶路撒冷的面积只有一平方公里,但已经开始变得拥挤不堪。居民开始在城墙外建新城。俄罗斯东正教会在城门外建造了一幢大楼。首先开始在城外建造的当地居民是犹太人。其他人模仿他们的榜样开始在城外西部和北部建造新的居民区。最后,这些居民区不断扩大,连接到一起,成为新城。
即使是到了现在,耶路撒冷也仅仅只有不到五千人,但它依然是一个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很重要的城市。城市居民分四个部分: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和亚美尼亚人,穆斯林主要住在圣殿山附近(东北),基督徒主要住在圣墓教堂附近(西北),犹太人主要住在哭墙上方的山坡上(东南),亚美尼亚人主要住在西南。
各大宗教内部又包括了许多教派,比如圣墓教堂同时归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亚美尼亚教会、埃及教会和埃塞俄比亚教会使用,各教派之间互相冲突,以至于圣坛的钥匙要交给一个“中立的”穆斯林家庭保管。
后来,在上一次,也就是第八次俄瑞战争爆发期间,经济财政状况困难紧张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宫廷为了筹措战争经费,便打起了刮犹太人地皮的主意,这也是后来俄罗斯国内各省爆发了大规模的排犹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索之一。
从俄罗斯不断有犹太人为逃避宗教迫害而移居这里,这也改变了城市内人群的分配比例。最早的移民是极端正统派的犹太人,其中有一些是老人,他们回到这里,准备死后安葬在橄榄山上;另一些是年轻的学生,他们随同家庭到这里来,等待救世主的来临。
与此同时,趁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欧洲殖民国家开始将它们的影响伸向了耶路撒冷。这也是一个基督教复苏的时期,许多基督教派派传教士来到耶路撒冷来转化穆斯林和犹太人,他们相信这可以加速耶稣再次降临人间。
和福尔上将一起登陆巴勒斯坦地区的,还有马耳他骑士团的前任大团长费迪南德·冯·霍姆佩施,以及条顿骑士团的大团长——皇帝查理八世的叔父科隆选帝侯兼任明斯特大主教马克西米利安·弗朗茨大公,他也是自从卡尔一世大公、利奥波德·威廉大公和卡尔·约瑟夫大公中断一百一十六年之后,第一位担任条顿骑士团大团长的哈布斯堡皇室成员。从他开始,条顿骑士团的大团长一职便也就一直由哈布斯堡皇室成员担任。
正如皇帝查理八世以及一众帝国中央政府高层们所预料的那样,在进攻耶路撒冷的过程之中,奥地利军队几乎没有遭遇到什么太像样的抵抗。
奥斯曼帝国耶路撒冷总督穆罕默德帕夏向奥地利军队统帅福尔上将、条顿骑士团大团长马克西米利安·弗朗茨大公和马耳他骑士团前任大团长费迪南德·冯·霍姆佩施投降,并且献上了圣城耶路撒冷的钥匙。
至此,自从1244年陷落至今,已经五百四十八年的圣城耶路撒冷,在1792年12月25日圣诞节这一天彻底宣告光复!
消息一经传出,欧洲各国无不震动。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任奥地利帝国皇帝查理八世,像他的先辈——腓特烈二世皇帝那样,再一次地完成了光复耶路撒冷的壮举。
无数欧洲人热泪盈眶——时隔五百四十八年,圣城耶路撒冷再一次地回到了基督教徒的手中。
罗马教皇庇护六世亲自为查理八世皇帝上尊号“圣徒皇帝”,这也为皇帝查理八世在欧洲各国赢得了“圣查理”和“光复者”的绰号。
奥地利帝国议会希望能够为查理八世皇帝献上“大帝”的尊号,却被谦逊的皇帝谢绝。
“我只是做了一个基督教徒应该做的。”皇帝这般回答道。
后来,弗里德里希·希尔评价道:“查理八世皇帝陛下具有着同时代欧洲君主之中独一无二的思想,是神圣的皇帝,身怀伟力的皇帝,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大帝之后,德意志人们不得不继续再等待两个半世纪,仁慈万能的上帝才将像他那样具有骑士精神的伟人皇帝赐给他们。”
-----------------
奥斯曼帝国,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