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瑞典王国将圣巴泰勒米岛割让给奥地利帝国。
《1791年哥本哈根条约》的正式签订,也标志着欧洲大陆彻底进入了以英国、奥地利、俄罗斯和西班牙等欧洲列强大国为首的欧洲列强大国强权外交时代。弱小国家被强大国家所摆布宰割的时代彻底降临。
-----------------
《1791年哥本哈根条约》签订的消息也传回奥地利帝国国内本土。
奥地利,维也纳,霍夫堡皇宫。
在看到《1791年哥本哈根条约》的内容条款之后,皇帝查理八世似乎是早已经有所预料,因此也没有表现地太过于惊讶。
这项《1791年哥本哈根条约》的签订,也正式将奥地利在武力干涉这一次瑞丹战争之中所得到的战果以条约内容的形式,彻底确立了下来。
从此以后,奥地利在欧洲以外的海外殖民扩张体系上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通过获得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奥地利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将触手和势力进一步延伸到北德意志地区。
接下来,随着这一次瑞丹战争的结束,奥地利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一次和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半岛战争,以及和奥尔良派法国革命政权的反法同盟战争之中。
-----------------
英国,伦敦,白厅。
《1791年哥本哈根条约》正式签订的消息也传回了英国本土。
小威廉·皮特内阁对于这个《1791年哥本哈根条约》签订的主要内容条款也还算是满意。毕竟《1791年哥本哈根条约》的签订,也是就此改变了自从瑞丹战争开始以后,英国所一直处于的被动状态,既削弱了在这一次瑞丹战争之中就已经倒向了俄罗斯的丹麦的力量,又扶植起来了一个对于俄罗斯恨之入骨的瑞典,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对着彻底控制巩固了北欧霸主地位的俄罗斯进行打压遏制。
再者,对于奥地利在欧洲本土海外的殖民扩张势力的扩大,英国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对于这个势力日渐壮大的盟友,形成有力的挟制。
尽管在收编了原来法国海军的地中海舰队之后,奥地利海军舰队的总吨位规模已经超过了瑞典、葡萄牙、荷兰、俄罗斯和法国等一众传统老牌海军大国,一跃而至世界第三,但是距离英国皇家海军依旧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英国皇家海军舰队的五十二万吨总吨位规模,是奥地利帝国皇家海军的二十万吨总吨位规模的整整2.6倍,奥地利海军舰队的实力仅仅也就只有英国皇家海军舰队的不到四成左右。
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奥地利如果想要在接下来的全世界范围之内进一步拓展开辟海外殖民地的话,就不能得罪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