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历史位面之中,他于1793年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卸任之后被任命为外交大臣,次年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死后主持王朝、宫廷和国务总理府。
在外交上,他继续一贯奉行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的政策,敌视普鲁士,反对法国大革命。在1793年参与组织了第一次反法同盟。1795年参与了第三次瓜分波兰。1797年反法联军战败后,参与签订了《坎波福米奥和约》。次年参与并且组织了第二次反法联盟,1800年奥地利军队在马伦戈战役和霍恩林登战役接连战败后辞职。
这几年,随着奥地利帝国中央政府首席国务总理大臣、内阁首相兼任外交大臣的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年过八旬,年事已高,精力也是大不如前。
因此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也一直想要培养和提携自己的这位副手约翰·阿马德乌斯·弗朗茨·德·保拉·冯·图古特公爵做自己的接班人。
生于1734年的约翰·阿马德乌斯·弗朗茨·德·保拉·冯·图古特公爵今年也已经是年近六旬了,在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多年的打磨之下,图古特公爵的行事风格和外交手腕也是愈发地沉稳老练了起来。
预计不久之后,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就将卸任奥地利帝国中央政府外交大臣一职,并且将职务交托给图古特公爵,自己转而专心担任奥地利帝国内阁首相一职。
大国维稳,小国弄险。相比于小国为了自保而常常采取走钢丝的外交政策,身为大国的外交大臣,更看重的则是稳妥。在经过了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的多年磨炼之后的图古特公爵,早已没了往日的棱角,而变得相当圆滑起来,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外交家。
毕竟图古特公爵因为出身于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所创办的“东方外交学院”,他的政见,与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也是十分相近,偏向于保守主义,同样对普鲁士报以仇视态度,希望能够将神圣罗马帝国的诸多德意志邦国们统一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的旗帜和领导之下,妥妥的奥地利霸权主义者。
“没错,根据参谋总部对于目前北欧战场上的情势判断,俄罗斯人目前也无意于和瑞典人继续在芬兰地区上纠缠下去了,圣彼得堡宫廷想要进一步将俄罗斯的战略重心转移到鲁米利亚半岛战场上和奥斯曼帝国的作战,以及后续对于奥尔良派法国革命政权的武力干涉上。”陆军总参谋长劳东元帅说道:“而且瑞典人也快要打不下去了,根据我们在瑞典埋伏的探子线人汇报,现在瑞典国内的情况也开始逐渐恶化了起来,物价上涨,失业人口也开始增加,就算是为了维稳和保证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王朝的王位,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都应该将这一场瑞丹战争停止了。”
“那么接下来,还是把展示的机会和舞台,留给我们亲爱的盟友——英国人吧。”皇帝查理八世笑着说道。
-----------------
英国,伦敦,白厅。
“不行,这一次瑞丹战争绝对不能够继续再打下去了,再继续打下去的话,下一步我国在北欧地区限制打压俄罗斯势力扩张壮大的战略计划就会完全破产了。而且现在随着奥尔良派法国革命军队预备役和后备军的不断征召动员,我国在法国战场上已经出现了兵力吃紧的情况。俄罗斯和瑞典现在不能够继续再打下去了,这一次反法同盟各国联军的主力,还要指望他们呢。”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沉声说道:“格伦维尔阁下,马上向瑞典、丹麦、俄罗斯和奥地利四国提出外交照会,宣布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调停这一次瑞丹战争。”
“现在我国宣布介入这一次瑞丹战争,向瑞典、丹麦、俄罗斯和奥地利四国提出外交照会,宣布调停这一次瑞丹战争,只怕俄罗斯人不会就此罢手吧?”英国外交大臣乔治·纽金特-坦普尔-格伦维尔有些犹豫地问道:“毕竟俄罗斯人现在都已经快要把整个芬兰给吃下去了。”
“那就把芬兰给他们!”小威廉·皮特满脸不耐烦地说道:“芬兰现在也就一百多万的人口,俄罗斯人就算是吞并了芬兰,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国力增长,现在瑞典已经对占领挪威造成了既定事实,丹麦人又夺不回来挪威,索性就把挪威补偿给瑞典。俄罗斯人刚刚拿了我们两千七百万英镑的贷款,他们不会在瑞丹战争这一件事情上面和我们交恶的,而我们的盟友奥地利人也在这一次瑞丹战争之中捞足了好处,不会反对我们的要求,瑞典拿到了挪威自然也不会反对,至于丹麦人,现在卡尔玛联盟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他们没有向大英帝国说不的权利。”
“那么战后,我们要怎么处理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呢?”外交大臣乔治·纽金特-坦普尔-格伦维尔问道:“这一次瑞丹战争毕竟是他主动挑起来的,按照您所提出来的停战条件,就算丹麦人无法拒绝,但是好歹我国也得给丹麦人一个交代,以前丹麦人是我们的盟友,在这一次瑞丹战争之中,我们出兵武力干预的行动,也被俄罗斯和奥地利两国捷足先登了。”
“既然这一次瑞丹战争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主动挑起来的,为了给丹麦人一个交代,那么他就必须要为这件事情而负主要责任,乱子是他惹出来的,那么他就不适合再继续担任瑞典王国的国王了。”小威廉·皮特恶狠狠地说道:“反正他还有儿子古斯塔夫王太子和弟弟南曼兰公爵卡尔,那么就逼迫古斯塔夫三世退位,支持他的儿子古斯塔夫王太子继位瑞典国王,让他的弟弟南曼兰公爵卡尔担任瑞典摄政王!”
尽管现在的欧洲,还是正统君王们的时代,英国人虽然无法废除作为正统合法君主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的王位,但是想要通过利用施展外交手腕,对瑞典进行外交施压,迫使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被自愿”退位,放弃瑞典王位的话,还是没有太大难度的。
既然犯了错,那么承担相应的后果,在英国人看来,也是相当合理的。
虽然早就已经确定好了,要在这一次瑞丹战争结束之后,扶持瑞典继续打压遏制俄罗斯在北欧势力的不断扩张壮大,但是英国人也同样不希望看到作为棋子的瑞典有着这么一位野心勃勃,不受控制不稳定的因素和情况发生。毕竟,这几年以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的一系列举动可以说是相当的大胆了,相继主动挑起来和俄罗斯、丹麦两国的战争,如果不是在英国人的力保干预之下,恐怕现在的瑞典早就已经亡国了。
还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英国政府外交部外交大臣乔治·纽金特-坦普尔-格伦维尔分别向瑞典、丹麦和俄罗斯、奥地利四国提出了外交照会,希望能够出面调停这一次瑞丹战争。
早就已经在这一次瑞丹战争之中捞的盆满钵满的奥地利率先表态,接受了英国政府的出面调停,而早就无意与瑞典人继续在芬兰战场上死磕的俄罗斯,见盟友奥地利率先表态,于是也决定接受了英国政府的出面调停。
而作为事主的瑞典人和丹麦人,由于本身国力体量本来就不大的原因,也早就已经支撑不下去了,于是也决定答应英国人提出来的外交调停,准备停战。
见丹麦、瑞典、俄罗斯和奥地利四国都很给面地答应接受了英国提出来的外交调停,在经过一番协商过后,英国人决定把外交谈判的地点放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