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刚刚上任三年的帝国中央政府第一任卫生大臣——格拉夫子爵,在皇帝查理八世的支持之下,率先在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城区设立了环境卫生保护局,并且还布置了大量的垃圾桶,并且颁布了上任以后的第一条卫生部条例:“凡是在大街上乱扔垃圾的,都要处以五克罗伊茨的罚款,并且处以公众劳动服务的惩罚。”
随即,这一项命令也会逐步推行到全国范围之内。
在卫生部的号召之下,帝国境内各省也都纷纷展开了驱虫灭鼠的“大扫除”运动。
与此同时,奥地利国内的工业革命也传来了新的好消息,在查理的推波助澜之下,经过了奥地利皇家科学研究院长达近五年的改良研究之下,奥地利的第一辆蒸汽机车“约瑟夫二世皇帝号”实行成功,单车时速达到将近六十公里。
看来,在战争结束之后,奥地利也应该考虑一下开始推进关于国内铁路体系的建设进程了。
而在威尼斯地区,一个发明家帕蒂尼奥尝试将蒸汽机安装在船上,成功地研发出了风帆蒸汽混合动力的船只,尽管在起步初期并不完善,但是其时速相较于旧式的单一动力的风帆船只,在速度上也提高了不少。
这个创新,以及奥地利海军在欧洲各国海军之中的后来者居上,也间接地促进了奥地利民间新一轮的私人殖民活动。
摩拉维亚地区的一个贵族特科纳子爵招募了一批水手和雇佣兵组成了探险队,在西非的科特迪瓦的沿海岸地区,建立了几个殖民据点和贸易站,并且以查理八世皇帝的名义,连哄带骗地忽悠着当地的几个土著部落酋长,对皇帝查理八世进行了宣誓效忠,并且“自愿”接受奥地利的保护。
显然拉着本国君主的虎皮唱大戏,对于目前欧洲各国的民间私人殖民者来说,也是屡见不鲜了。
查理也是没有想到,本国的这帮民间殖民团队,竟然盯上了科特迪瓦地区。
不过,碍于这个时候奎宁还没有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因此现在欧洲各国殖民者对于非洲大陆的殖民活动也大多都停留在沿海海岸地区。
据说在17世纪时,有一位西班牙伯爵带着他心爱的妻子埃娜一起来到秘鲁首都利马。不幸,他的妻子染上了疟疾病,一位印第安姑娘看护她,看到她的病情日益加重,决定悄悄为她治病。她的所作所为伯爵都悄悄看在眼里,他认为印第安姑娘要谋害他妻子,要惩处她,她不得已讲出了“金鸡纳树”的秘密。埃娜痊愈后,西班牙人就带着这种树皮回到欧洲。
金鸡纳树要求年平均温度为21℃,平均最低温度为13.5℃,温暖、终年无霜的气候环境。
金鸡纳树喜欢有一定荫蔽湿润的雨林环境。对光照强度的要求随着气温、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变化而不同。随着气温升高要求荫蔽度增大;耐龄越小,要求荫蔽越大。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荫蔽度40%~50%的条件下种植生长良好,树皮生物碱及奎宁含量显著提高。
机质丰富、深厚、疏松、排水良好、pH值4.5~6.0的土壤最适宜其生长;过于粘重和沙砾多的土壤均不适宜种植。
而欧洲的气温和地理环境也并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金鸡纳树种植。
看来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可以尝试着进行一下人工合成奎宁。
现在,国际形势也在瞬息万变之中,查理的姨父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派遣两万西班牙军队,悍然发起了对于摩洛哥苏丹国的入侵,想要摩洛哥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人对此似乎保持着一种默许的态度——看来两国应该是在私底下就此事,进行了利益交换,达成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