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现在在波罗的海的势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自从1721年俄罗斯打赢大北方战争击败瑞典之后,就夺取了在波罗的海的霸权。
即使是拥有着世界第一海军的英国,想要把势力延伸至波罗的海的可能,也几乎是零。
现在欧洲陆军大国和海军大国双方彼此之间的态度,一个是“有本事你就上来啊”,而另外一个则是“有本事你就下来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英国想要干预欧陆事务,必须要在欧陆上寻求一个强大的盟友。
选择奥地利作为英国取代普鲁士的新盟友,对于英国人现在来说,也是利大于弊。
奥地利作为一个传统的欧洲陆权强国来说,虽然和北方的冤家兄弟普鲁士一样,也属于是一个旱鸭子。
和普鲁士不一样,尽管三十年战争大大地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作为皇帝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权威,但是,现在在南德意志地区和北意大利地区,还是奥地利的传统势力范围。
就算是法国,现在也无法在南德意志地区和北意大利地区挑战奥地利的霸权。
借着奥地利这个盟友,英国也可以将势力向着地中海深处延伸。
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英国虽然得到了直布罗陀,但是在地中海的话语权还是有限。
直布罗陀虽然扼守着地中海进出的要道,但在地中海更深处,英国的话语权可就要再降上一个档次。
恰逢,自从奥地利组建了神圣罗马帝国关税同盟之后,几乎所有的北意大利邦国和南德意志邦国,甚至是一些和奥地利接壤的北德意志邦国也都加入这个关税同盟里面来,英国人现在对于这个由奥地利主导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关税同盟,就非常地感兴趣。
目前,随着英国的工业革命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英国对于原材料和商品倾销市场的渴望也在与日俱增。
毕竟英国本土的原材料和市场上限也就那么高,现在已经快要满足不了英国随着工业革命不断深入推进而与日俱增的原材料和市场需求量了。
英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也逐渐开始从贸易保护政策朝着自由贸易政策转型。
早在1768年英法签订《艾登条约》,首次尝试打破贸易壁垒,允许两国部分商品免税互贸。这也标志着英国首次尝试自由贸易。
而自由贸易,现在在都是农业国的欧陆各国,也基本上没有国家敢玩这一套,大部分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的欧洲各国,现在工业生产基本上全靠人工,生产力能有多高?
这时候敢实行自由贸易的经济体制,英国大量的廉价工业制品冲进本国市场,是生怕挤兑不死国内刚刚起步的工业吗?
英国人也在发愁这一点,普遍都是农业国的欧洲各国,能指望他们国内的民众有多高的消费购买力?
要知道,法国、普鲁士和俄罗斯现在国内一多半的人口,可还都是农奴呢。
奥地利虽然在平定匈牙利贵族叛乱之后,就基本废除全国境内的农奴制度,解放了生产力,这也促使了奥地利能够将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实行推进工业革命进程的扩大化生产之中。
但是奥地利现在正处于推进深入工业革命进程最重要的初始阶段,哪怕奥地利现在是英国的盟友,奥地利也绝对不可能贸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那样的话,对于奥地利正在扩大的工业生产来说,将会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南德意志邦国和北意大利邦国现在仍然都处于封建王朝时期,人均消费购买力自然也不高。
而在奥地利主导组建了囊括几乎整个南德意志地区和北意大利地区的神圣罗马帝国关税同盟之后,这意味奥地利的商品可以在神圣罗马帝国关税同盟各成员国境内自由流通,奥地利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收割各国资本,以拖入工业革命进程的再扩大化生产,虽然不多,但是胜在细水长流,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