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粮食,当然也不会太好了,行军打仗,肯定是都是一些适合长期保存的食物,比如腌肉、咸菜以及硬的都能够当榔头使的黑麦面包。
俄军对此倒是不挑,毕竟对于灰色牲口来说,有口吃的饿不死就能活就行,吃的比驴少,干的比驴多,能有肉吃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毕竟,俄军每日野战行军口粮伙食标准条例里那些本就为数不多的肉类,也被俄军内部负责军需供给的官员上下其手地贪污得差不多了。
……
瓦拉几亚,奥尔特尼亚(小瓦拉几亚),奥俄联军营地,傍晚。
“约阿希姆,你看那些俄罗斯人,活脱脱的就像是饿鬼一样。”一个带着浓重斯洛伐克口音的士兵用胳膊肘捅了捅身边同伴,冲着对面不远处,狼吞虎咽地吃着黑麦面包泡咸肉汤的俄军士兵扬了扬头。
“估计是饿坏了吧。”约阿希姆一边用小刀用力地将硬的跟石头一样的黑麦面包切成小块后,泡进肉汤里:“你忘了之前连长带着咱们去给他们送物资补给,进他们营地看到的了吗?他们的伙食还真是一点油水都没有,就连腌咸菜都少得可怜,说的《野战行军口粮伙食标准》里面的猪牛肉,估计也就是猪牛的内脏跟血了。”
“也对,咱们押运的物资车进了他们的营地之后,那些俄军大兵的眼睛都直了。”那个士兵笑着说道。
“可不是呗。”约阿希姆笑着说道。
“等攻破了布加勒斯特,我一定要好好吃一顿。”那个士兵说道:“之前打雅西,把那些贵族地主的财产抄没之后,我可是拿了二十五弗罗林呢。”
“什么?这么多?”约阿希姆诧异道。
也不怪他震惊,奥地利步兵一个月的月薪也就七弗罗林,二十五弗罗林那可是相当于三个多月的薪水了。
“是啊。”
相比于巴尔干半岛上还算明朗的局势以外,在高加索地区,俄军和土军打得那就叫做一个昏天黑地了,依托着高加索山脉的地形优势,奥斯曼帝国用劣势兵力抵挡住了鲁缅采夫元帅两个军团十五万大军的进攻。
但也是相当勉强了,奥斯曼帝国守军被拥有重炮火力的鲁缅采夫军团打的几乎都抬不起头来,之前为了扭转巴尔干半岛的颓势,奥斯曼帝国从高加索山脉抽调了不少部队前去支援,算是拆东墙补西墙了。
至于走水路,俄罗斯海军的黑海舰队现在已经取得了黑海的制海权,敢走水路那还不是露头就秒,奥斯曼帝国的运兵船在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的战列舰面前可没有多少抵抗力而言。
既然水路走不了了,那就只能走陆路通过安纳托利亚半岛前去支援巴尔干半岛了。
安纳托利亚半岛地形地势以山地高原为主,步行行军速度肯定指望不上能够有多快了,不说走到猴年马月去。
没准等高加索援军走到巴尔干半岛战场,仗都打完了也说不定。
而守在贝尔格莱德的艾姆雷帕夏,在得知优素福帕夏已经带着五万援军前去支援在布加勒斯特的佩尔温帕夏之后,陷入了彻底的绝望——这下子好了,他是真的成为弃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