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 第227章 航空发动机,落后三十年?

第227章 航空发动机,落后三十年?

砰砰砰

礼齐放,震耳欲聋。

“开工大吉!”

赵瑞龙挥动铁锹,率先铲起一锹泥土。

担任龙国商用航空发动机集团总经理的蔡晓樺,紧跟著也铲起泥土挥向基坑。

隨后,出席开工典礼的眾多领导、工程院士,也纷纷铲土。

象徵著吕州航空发动机研发製造基地,正式破土动工。

片刻后。

仪式结束,大批工程机械,开始轰鸣施工。

艷阳高照之下,大量的嘉宾都已经退场离去,但蔡晓樺却迟迟没有动身。

赵瑞龙送走了车队,来到蔡晓樺身旁。

年过半百的蔡晓樺,毕业於京州航空航天大学。

后又前往燕京继续攻读,是龙国第一批航空发动机专业博士。

再后来,他入职龙国航空工业集团,从事军用发动机研製多年。

赵瑞龙知道。

今天的动工仪式,对蔡晓樺来说意义非凡。

不仅仅是意味著,他又回到了阔別多年的汉东省。

还象徵著,他所从事航空发动机事业,掀开了新的篇章。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

为了满足国防需求,確保战时不至於被卡脖子,没有军用发动机可用。

请记住 101 看书网藏书广,101????????????.??????超实用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在过去几十年里,龙国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搞出过几款军用发动机。

虽然相比於国外,推重比很小、油耗很高、可靠性较差……但军用航空发动机,能用就行。

真要打仗,谁还在乎那点油耗?

哪怕发动机稳定运行时间,只有两百小时都没关係。

因为战机可能还没飞到发动机寿命极限,就已经被击落了。

然而……

民用航空发动机,就大不一样了。

民航企业购买飞机,是用来赚钱盈利的。

所以对飞机最重要核心部件发动机,自然有著极高的要求。

既要推力足够大,以便飞机能装载更多,又要油耗足够低,因为燃油成本直接关係到盈亏。

同时还要可靠性足够高,不能无法適应恶类气候和工况环境,不能飞著飞著就出毛病,不能搞得飞机经常趴窝无法运营。

另外,运行时的噪音还要足够低,不能让搭乘飞机的旅客,以及航线和机场周边的居民觉得太吵,在舒適性方面有所保证。

除此之外,保养周期要足够长,別没飞多少飞行时长就又要停机保养,而且维修保养还得足够方便快捷,成本也不能太高。

总而言之。

军方对军用发动机的要求相对简单,只要性能足够强,其他方面都次要。

可民航企业对民用发动机,要求可就无比苛刻了,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很优秀。

而龙国搞过不少军用的,还从来没自主研製过民用大推力的。

这一搞,还是要给国產大飞机搞配套的。

一旦民用发动机研製不够顺利,那么国產大飞机的研製进度也会被耽误。

一旦民用发动机搞出来不够好,也会导致国產大飞机的整体性能受到影响。

如此难上加难。

以至於重启国產大飞机项目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建议两条腿走路。

也就是一边研製配套的国產发动机,一边爭取引进西方现有的先进发动机。

即便国產发动机研製不顺、性能不佳,採用国外进口发动机的国產大飞机,也不至於被耽误。

尤为关键的是,西方老牌航空发动机企业,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產品成熟,找他们供应市面上正广泛应用的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也有保障。

哪怕价格贵不少,哪怕產能受制於人,但用著也安心不少,並且还能有利於国產大飞机研製成功后,在西方通过適航取证,从而打开国际市场销量。

然而……

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好处虽多,但却被赵瑞龙一票否决。

赵瑞龙给出的理由很简单。

龙国商飞本就要和西方的波音空客抢饭吃,西方哪能那么好心,提供又好又不贵的现役发动机?

即便要提供,也不知道需要谈判多少年,谈成了后,售价、產量、供应周期等都是別人说了算。

一架就需要装两台发动机,你想年產上百架大飞机?

可人家就只给你提供几十台发动机,你能咋办?

一问就是材料供应不畅、生產过於繁忙等各种理由。

而且就不提供最先进、最省油的。

说帮忙在西方通过適航取证,也毫无实际行动。

如此既暴赚你的钱,还不帮你的忙,你能咬他一口?

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

航空发动机这么缺一不可、至关重要的部件,岂能受制於人?

而且断了从国外引进的这条路,还能更加专注的走自主国產化这条路。

否则老想著自主研製不好,还可以从国外引进。

就不会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

当然。

这只是赵瑞龙,一票否决之时,给出的理由。

还有一个原因,赵瑞龙没说。

那就是作为穿越者的他,深知西方的一贯套路。

穿越前的那个世界,国產大飞机项目就上了当。

从论证立项到首飞成功,再到投入商业运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

小批量量產之后,產能一直提不上去,国外的適航取证也进展缓慢。

哪怕陆陆续续生產了很多架,已经安全平稳运行了很多架次,输送了大量旅客。

可是包括发动机在內,大量核心部件和系统受制於人。

不仅价格不菲,还供应不足,导致成本压不下去、產能也提不上来。

通过国外的適航取证,打开国际市场更是遥遥无期。

所以……

穿越来到这个世界的赵瑞龙,当然要避免重蹈覆辙。

尤其是国產大飞机项目,是自己一手主导重启的,自己还提供了大部分资金。

谁出钱,谁就是大爷!

赵瑞龙当然就有一票否决权。

有赵瑞龙掏钱买单,高层当然也乐意让国產大飞机用国產发动机。

况且军用发动机都搞了那么多年,各方面也算是有些经验和基础。

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不行呢?

这样一来,蔡晓樺就压力巨大了。

虽然不管军用还是民用,都是航空发动机,並不算跨行跨界。

而且赵瑞龙还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一份特別详实的研发方案。

但毕竟是应用於不同领域的发动机,侧重点不一样,用户需求大不相同。

“蔡工,开弓没有回头箭,都这时候了,你再怎么担心也没用,干就完了,反正即便没搞好,亏钱的和担责的,是我也不是你。”

赵瑞龙话音刚落,蔡晓樺就扭头侧目说道:

“那么多钱,请那么多人,组织协调那么多单位参与,现在就连研发製造基地都开工建设……你说我要是毫无压力,未免也太不负责了吧?”

赵瑞龙略略点头。

从大飞机项目重启以来,真的是每天都在烧钱。

因为一架现代化的喷气式客机,技术组成太庞大太复杂了。

不仅要適应恶劣复杂的气候环境和工况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