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全族!供我科举 > 第273章 四皇子邀约

第273章 四皇子邀约

翌日散衙,秦思齐提前订下醉仙楼一个临街的雅间,宽敞明亮,足以容纳十余人。

儘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看到应邀前来的竟有十二位同僚,其中大半是各部的同年,还有几位是平日有些往来、品级相近的其他清要衙门官员时,秦思齐的心还是忍不住抽紧了一下,这阵仗,怕是真要大出血了。

酒过三巡,菜上五味,雅间內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精致的菜餚流水般呈上,陈年的雕酒开了一坛又一坛。这钱不能白,秦思齐打起精神,將语言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不再像昨日在衙署那般一味谦逊推諉,而是巧妙地將话题引向了共同的回忆与未来的期许。

先与状元陈斋翰回忆起当年殿试传臚时的激动与惶恐,与探张汝霖探討某篇古文经典的微言大义,引得满座皆赞其根基扎实,与几位同在翰林苦熬资歷的同僚,共诉编修典籍的甘苦与对未来的迷茫。

秦思齐端起酒杯,站起身,言辞恳切:“诸位同年,思齐不才,蒙恩师李尚书不弃,得以在万寿献礼之事中略尽绵薄。

然我辈读书人,所求者,绝非一时之虚荣。昨日殿上风光,终会散去,唯有同儕之谊,同志之道,方能歷久弥新。今日之聚,非为庆贺秦某,实为我等寒窗十年,初入仕途之互勉!

愿我辈无论身处何地,位居何职,皆能不忘初心,心存黎庶,他日若能於国於民有所裨益,方不负圣人之教,不负今日醉仙楼之酒!”

秦思齐这番话,既抬高了格调,规避了张扬惹眼的嫌疑,又极大地拉近了与眾人的心理距离。

秦思齐没有独占功劳,而是將自身置於同年这个集体之中,强调共同的出身与理想。一时间,雅间內眾人纷纷动容,举杯相应。

“思齐兄所言极是!”

“当浮一大白!为我辈之前程!”

“无论日后是留京还是外放,这份情谊,断不敢忘!”

觥筹交错间,原本可能夹杂的些许嫉妒与隔阂,似乎真的在这酒意与共情中消融了不少。秦思齐清晰地感觉到,他与这些同年、同僚之间的关係,经过此番破费与交心,明显更进了一层。

这七十五两银子,买的不仅是酒菜,更是一种人情的投资与官场网络的初步编织。心中虽肉痛,却也知道,这笔费,在某些关键时刻,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宴席直至亥初时分方散。眾人皆是微醺,互相搀扶著,说说笑笑地步出醉仙楼。冬夜的寒风吹在发热的脸颊上,格外醒神。

就在眾人於酒楼门前拱手作別之际,一阵清脆而规律的马蹄声与车轮碾过青石板的轆轆声由远及近。

只见一架造型古朴却不失华贵、车厢上鐫有蟠螭纹饰的马车,在几名便装护卫的簇拥下,缓缓停在了醉仙楼不远处。

车帘掀开,一位身著玄色锦袍、外罩紫貂斗篷的年轻男子躬身下车。面容俊朗,眉宇间自带一股英气与不容置疑的威仪,目光扫过秦思齐这一行人,最终落在了被眾人围在中间的秦思齐身上。

原本喧闹的翰林官们顿时安静下来,酒意醒了大半。有人已经认出来人身份,连忙拉扯身边同伴的衣袖,低声道:“是四皇子殿下!”

燕王显然刚参加完另一场宴饮,脸上带著淡淡的酒意,却丝毫不减其神采。他缓步走来,嘴角含著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眾官员慌忙整理衣冠,躬身行礼:“参见燕王殿下!”

燕王隨意地摆了摆手,目光却始终未离秦思齐:“诸位不必多礼。方才在楼上,便听得楼下雅间热闹,可是在为何事庆贺?”虽是问眾人,眼睛却看著秦思齐。

秦思齐心中凛然,上前一步,恭声答道:“回殿下,並无要事庆贺。只是下官与翰林院几位同年小聚,閒话家常,扰了殿下清静,还请殿下恕罪。”

“哦?翰林院小聚?”燕王眉毛微挑,似笑非笑,“本王若没记错,你便是製作那漕运永固水法模型』的秦编修吧?秦思齐?”

“正是下官。”秦思齐低头应道,心中念头急转,不知这位以英武果决、颇得圣心著称的皇子意欲何为。

燕王点了点头,目光中带著毫不掩饰的欣赏:“昨日殿上,本王亦在。那水法模型,构思精巧,直指国本,確是难得的人才。”

顿了顿,环视了一下周围那些屏息凝神、神色各异的翰林官们,忽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隨意却不容拒绝,“秦编修,夜色尚早,若不急著回府,可否移步,与本王聊聊?”

此言一出,眾人皆惊。燕王殿下竟然亲自邀请一个七品编修聊聊?这简直是天大的面子!无数道混合著震惊、羡慕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秦思齐身上。

秦思齐亦是心头剧震,但面上依旧保持镇定:“殿下相邀,下官荣幸之至。”

燕王满意地笑了笑,对其他人略一頷首,便转身走向自己的马车。秦思齐对目瞪口呆的同年们投去一个安抚的眼神,深吸一口气,跟了上去。

马车並未驶远,只是在附近一条较为安静的巷口停下。车厢內颇为宽敞,暖意融融,散发著淡淡的龙涎香气。燕王与秦思齐相对而坐。

“秦编修不必拘束。”燕王亲手斟了一杯热茶,推到秦思齐面前,姿態隨意,却自有一股迫人的气势,“昨日之后,京中对你可是好奇得紧啊。李尚书可曾为你安排好了去处?”

秦思齐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他谨慎地回答:“恩师確有关怀,询问过下官意向。下官希望能外放州县,歷练己身。”

“外放?”燕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隨即瞭然,笑道,“有志气!州县虽苦,確是了解民情、磨练实务的好去处。不过…”

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秦思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这第一步,至关重要。翰林编修外放,多是知县、州同知,不过从六品、正六品。若要施展抱负,平台高低,亦是关键。”

秦思齐默然,知道燕王此言非虚。

燕王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却带著更强的衝击力:“秦思齐,本王欣赏你的才具与实干。若你愿意,本王燕王府中,长史一职正缺合適人选。正五品!襄赞王府事务,亦可参赞机要。以你之能,在此位置上,无论是积累人脉,还是等待更好的外放机会,都比在翰林院或寻常州县,要快上数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