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节目筹备半年,你靠捡漏一天通关 > 第274章 我绝对不可能看走眼

第274章 我绝对不可能看走眼

陈默还没回答。

芮名山便又接著开口道:“我这趟过来也是想提醒你一下这一点。遇到好物件儿了,博物馆想租借很正常,一般情况下都没啥事儿,但是......”

说到但是得时候,他抿了嘴茶,隨后才继续说道:

“但是如果是汝瓷这种全世界都没几件的臻品,那你就得谨慎一点了,那些小博物馆,甚至包括一些省字打头的,哪怕他们开出来的条件再好,你最好都要仔细斟酌一下,送出去的是你这件真品,回来的时候还是不是,那可就不好说了。”

“为了贪图蝇头小利,最后丟了西瓜捡芝麻的例子可不少,有好多扯皮很多年都没结果。”

“当然,我说的这些,不包括故博和国博这俩,作为咱华国文物领域的门面,它们也借......但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地方性的政治徵调。私人之间借给它们倒是不需要担心狸猫换太子』这种操作,只要合同签好,到期限也会按时归还,只是这俩开不上什么高价......”

芮名山絮絮叨叨说了一达通。

意思很明显,是想让陈默针对“文物租借”这件事,好好斟酌一番。

陈默压根儿就没想过把东西借出去。

在不考虑安全问题的情况下,那些博物馆能给出的条件无非就两样: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一样是钱;

另一样是人,即那些所谓专家的鑑定机会。

陈默他缺钱吗?缺那几十、百来万吗?很显然是不缺的。

上古玩街逛一圈,运气好的话,就不止这个数了。

至於说所谓的高水平专家鑑定机会.......就更不用提了,什么鑑定技术能比他“看”两眼来的准?来得快。

当然,芮名山这番讲解肯定是好意的。

这个情,陈默自然是要领的。

面对这两位古玩界的前辈,

他先是进行了一番感谢,隨后认真的进行了拒绝。

其中,还提到了他准备建立一个私人博物馆的想法。

对於这种义正言辞的拒绝。

无论是芮名山,还是沈砚,他俩心里都有预期,毕竟,沈砚也只是带话而已,他已经退休了,无论借还是不借,都跟他没啥关係。

只不过,陈默想建立私人博物馆这个想法,著实让他俩都吃了一惊。

芮名山看著陈默:“你真打算建一个私人博物馆?”

陈默点了点头:“目前还处於初步想法阶段。”

陈默嘴里说的话很谦虚,但看著他流露出来的眼神,活了大半辈子的芮名山哪里能看不明白,这个想法已经是非常坚定了。

“咱国內私人博物馆数量得有好几千家,但实际,绝大多数都是水货,根本没啥好东西,隨便几件样式很普通的官窑都能当成镇馆之宝。”芮名山讲道:“真正有水平的,估摸著顶多也就是一两百家。”

芮名山看著陈默问道:“你是想纯靠捡漏?”

陈默再次点了点头。

见到这个回答,芮名山这下子更感慨了:“我刚才说的那一两百家有水平的,九成九以上都是那些做企业的富商们,大价钱砸出来的,请专人全国各地跑著搜罗好物件儿。”

“真正靠捡漏搞出来一家博物馆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最出名的那人你应该也听过——咱国內的捡漏第一人』马末都马大抄子,这傢伙靠捡漏硬生生捡出来了咱国內的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不过这傢伙之所以能捡漏到那么多好东西,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吃到了现在年轻人喜欢讲的那个时代红利』。”

“他的捡漏黄金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年头一个明代的青瓷罐,也就三五十块;一套黄梨打出来的家具,多说也就几百块;那时候什么信託商店、旧货市场、文物商店,里面都有好东西,这傢伙运气上来了一周搞不好能捡好几个大漏!”

作为在场年纪最大的,芮名山讲起这种带有年代感的话题,讲的那叫一个头头是道。

对於马末都这位传奇捡漏人,

陈默当然清楚。

他打算建一个私人博物馆这个想法,甚至都启发於这位“国內捡漏第一人”。

芮名山看著陈默说道:“主要还是那个年代的古董没那么值钱,捡漏的难度和现在相比,完全就是两个级別。你现在想和他一样靠捡漏.......”

说到这里,芮名山突然停住了。

他本来还想著劝一下陈默,让他认清楚难度后,別那么好高騖远。

但话到嘴边,

反倒说不出来了。

他和马末都早在八十年代之前就认识,很清楚他的捡漏之路。

那观復博物馆说是纯靠捡漏捡出来的,但实际上,在最早期,收藏的核心部分,也就只有三百多件精品的。

后续几千件,也都是钱慢慢填充的。

几百件这个数量.......在现如今这个年代,对普通捡漏玩家而言,肯定是个天文数字。

但陈默他是普通玩家吗?

芮名山可是一直都在紧密的关注著陈默,他很清楚眼前这个和自己孙子差不多年龄的年轻人,在这短短俩三月时间內,搞出来的东西有哪些!

就好比这件汝瓷。

无论是什么档次的私人博物馆,哪怕算上马末都的那个观復博物馆,也是绝对的镇馆级別的!

三个月不到,就这么多臻品。

那三年呢?

想到这里,芮名山不由沉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