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那现在呢?”
“四川绿营提督王进宝忠诚存疑,他迟迟没有发兵响应王爷,故而西线可能走不通。”
“哼,別说他了,就连尚可喜也是缩头乌龟。本王时常感慨,天下大事,坏就坏在各有心思,各有小算盘,力不往一处使,心不往一处靠。如果各方团结起来,南方早就是咱们的了。”
吴三桂说的很认真,王屏藩听的很羞耻。
团结?
咋听著像是在骂人呢?
他赶紧岔开话题:“王爷,咱们得给平南王施加压力逼他派兵出粤,帮著咱们分摊压力。”
“好,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孩儿遵命。”
……
炎炎夏日,两军对峙。
军事较量暂缓,但双方政治角力却进入了白热化。
广东尚可喜、夔东十三家、广西李定国、金厦郑森、乃至舟山张煌言都迎来了两方使者或者书信。
如果蒋青云直接派使者去见郑森、张煌言、李定国、李来亨、郝摇旗,使者百分百会被斩首示眾。
这些人和清廷都有解不开的血海深仇。
所以,他另闢蹊径搞起了友人外交。
郑森不会搭理自己,但他一定会认真阅读师娘柳如是的亲笔信,毕竟漂亮的师娘是他青年求学时期一个綺丽的梦。
张煌言也不会搭理自己,但是一定会认真阅读老友黄宗羲的亲笔信,毕竟俩人曾是抗清战友,有一定的互信基础。
尚可喜大概率会是“有限中立”。
总之,蒋青云的目的是让南方多数势力保持中立,儘量孤立吴三桂集团。
……
戒备森严的金门岛。
卸甲之后的郑森再次翻出了柳如是的书信。
印著梅暗纹散发著香气的信笺,娟秀的字体,尘封的回忆,宛如一股热流窜入郑森的身体。
激动、感慨、怀念。
他丝毫没有怀疑这封经多人辗转转交的书信的真实性,因为其中的很多细节是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的。
譬如自己在燕子磯郊游时穿的衣裳。
譬如和恩师、师娘饮酒唱和的诗句。
可他还是接受不了过於狗血的现实。
“吾只恨生为一介女流,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身。吾此生只嫁大义,不嫁夫君。陈子龙人品高洁,吾自愿追隨之。钱谦益誓言抗清,吾自愿追隨之。吾此生光明磊落,不畏世人流言,讚颂陈子龙之死,唾弃钱谦益之死。如今,妾自愿侍奉蒋首辅,亦是被其大义感染。”
虽然是第三次阅信,郑森还是被柳如是这种过於超前的择偶理念刺激的浑身颤抖。
师娘只嫁大英雄!
那自己算是大英雄吗?
如果郑森知道这封信是蒋青云口授、柳如是撰写,不知会作何感想?大概不会太开心吧。
……
继续往下看。
內容更加刺激了。
比“嫁的不是男人,嫁的是大义”还要离经叛道。
“今首辅乃是黄宗羲学说的信徒,心怀天下,尊崇道统,入朝之后,以铁血手腕软禁满酋,清洗旗丁,清除汉奸,涤盪华夏,重塑汉家。”
“首辅欲开歷史之先河,建立联合帝国,邀各方入朝,共享大权,篳路蓝缕,风雨同舟,最终实现天下大同。”
“新时代的曙光已在眼前,诚盼回信。”
郑森放下信笺,对著海风捫心自问,如果此时是自己控制了中枢,自己能拒绝做皇帝的诱惑吗?自己会把大权分享给其他人吗?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