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507.一日盪尽百万眾
事情的发展一如张巡和叶李二人,在密室中的阴谋计划。甚至都没有出现半点的偏差,仿佛有剧本一般。
陈吊眼本人和其骨干藉助小船逃过了普江,將所掠的钱財家口等,一概拋弃於泉州,留给了张巡诸將。以此为藉口,张巡自然不需要进入泉州,而是要遵奉皇命,继续追击吊眼贼。
在盛夏酷暑之中,腐烂了四天的城內残骸,登时爆发起极其可怕的瘟疫来,
几乎席捲一般。张巡只是以元师的身份,札委赵必道为知泉州,由他来处置泉州內外大小事宜。
反正救援泉州成功,赵必道以下至少八成的宗子都救下来的“现实”是没有半点错误的。至於他们之后怎么死,那就是之后的事了,张巡管不著,也不负责。
留下一万斛军粮米,任他告到临安祥曦殿上,张巡也称得上一句认真负责。
至於说陈吊眼的百万大军?喉,只能说是必然的选择,前后不下十万之眾,
被驱赶落入晋江之中,死者填塞满了整条普江河道,河水为之不流。
因为张巡並未下令要收取俘虏,而这年头的军队也不是什么良善的存在。淮兵对於漳泉的百姓更是毫无同理之心,只是驱赶起义军入水,观其在水中大声呼救而不得为乐。
底线嘛,又一次被突破了。
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张巡,並未阻止,权当不知,只是嘱咐诸军夺取浮桥,並进一步再搭设浮桥,保证普江上有八道浮桥。既方便进兵,又方便后续抢掠妇女。
相比较於驱赶起义军没水,抢掠妇女显然更令这些官军欢喜。除开妇女之外,还有大量从泉州城內掠夺的財富,此时都被隨意的丟弃在地。到了这一步,
张巡才下令禁止滥杀,不可以杀人为乐。
该杀的都杀完了,復又开始做起人来。
晋江西岸的起义军后营,其实也已得知前军大败,但是人马混杂,根本跑动不开。官军得知能够劫掠,更是飞速过江,毫不迟疑。尚未及反应,便有数方人为官军所擒获。
等追击开始,沿途所获捕虏,更是不计其数。先前所预想的十余万妇女,顷刻之间便都落入了官军的掌中。
且先不愁如何分配吧,只说如何把她们载运回扬州,那也是一桩难事啊。蒲寿庚的海船损失惨重,人员也丟了不少,怕是一时间没有载运十几万人北上的能力。
另外被张巡故意忽略的老弱男女,则在不断地驱赶,惊嚇,恐嚇,以及没日没夜的奔跑逃亡之中,僵倒臥死於泉州至漳州这三百里內,不下十余万,二十多方也可能。
说句没血汗的话,漳州、汀州、泉州辖境,短时间內应该不存在任何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当然天折率肯定也高的离谱,隨意丟弃和逃散,甚至是踩踏作肉泥的孩童也数以方计。
百万起义军,只不过三五日,便烟消云散。
人口过剩的福建,也在一瞬之间,便回到了人地均衡的状態。是好是坏,只能留待后人分说了。
张巡一路恢復州县,一路也像是做个人的张榜安民,表示什么先前贼氛大炽,良筹不分。现在只需要出来登记户籍,就是良民,良民一概不杀云云。
地方上残存的官吏此时瞧见张巡的官军大至,也纷纷出来喜迎王师。豪强大户是差不多都被打空了,泉州以南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大户,完全可以均田免赋,
安集残民。
一切草措,但是有张巡数方得胜之师在侧,办理起来飞快。实在是地方缺乏更役的,便临时签发。识得几个字的便可,反正也不过是作登记工作。油滑的老吏太多,反而不美。
號为追击,实则慢走的张巡赶到漳州时,陈吊眼等人已经弃了漳州,直奔老巢云霄而去。倒是有儿个渠首不愿意放弃漳州,觉得野战打不过,守城难道也打不过?
是的,打不过。
平地结营下寨,军中襄阳炮手组装拋石机,二三日成四十具,对著漳州就是一阵乱轰。襄阳那样的城防都挺不住襄阳炮的轰击,论是区区的漳州夯土城墙了。甚至都没有需要发动强攻,轰击了一日夜之后,就有渠首引兵跑路。
再轰一日,城內军心完全瓦解,咚咚咚三鼓而下,手到擒来。阵斩又是过万,还不算什么老弱。
部分上了清单的山贼渠首首级,经过辨认,也在其中。先发送去临安,免得让赵以为张巡在福建不干活。
漳州光復,城內这会儿已经没几个活口了,全城收拾起来充当大兵营。別的先不管,审问俘虏,陈吊眼在云霄的老巢位於何处,又有几处巢穴,地形情况如何,防御水平如何,有多少男妇。
山地作战並非张巡所擅长的,早知道应该把杨文安给带上,这老兄在四川钻山越岭几如平地,打了二三十年都没少根毫毛,很有经验。
但没有杨文安,还有蒲寿庚。蒲寿庚为张巡推荐来一位三代从军的福建本地人夏璟,这位老兄歷史上同蒲寿庚一道降元,为元军平定漳泉和潮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为深通地理,了熟军事,最后在元朝硬是给自己和后代挣到了宣武將军,
世袭福建兴化路新军千户的官爵。
夏璟表现的很踊跃,表示陈吊眼已经和山中的畲人团聚到了一起,仰仗山势地形顽抗。硬打不是不行,凭节帅您魔下的精兵,一定可以。但是最后损失肯定很大,得不偿失。
不如使间,看看能不能收买两个贼人,打开寨门了,迎入官军。官军只需要占据某几处险要位置,四面控厄,必不教一个贼人逃出生天。
另外夏璟不是孤身前来参战,还带了福建本地官绅临时组织起来的队伍二千多人。为了镇压起义军,地方官绅也算是倾囊相助了,夏璟所部的装备还算看得过去。
思虑了一番之后,张巡同意了夏璟的计划,允诺只要能开门来降的,必定保给忠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