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到会议中断的那一个多小时。
刘清明能感觉到,卢东升在面对领导时。
应该是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他相信此刻对方的话。
刘清明心里一动。
“部长,您上次说的那件事,是不是可以进行了?”
卢东升思索了片刻。
“可以。”
“刚才宣传组的倪部长,你见过了。”
“他那里,不会有阻碍。”
刘清明心中瞭然。
倪部长是中宣部的常务副部长,也是宣传组的负责人。
卢东升这么说,就代表这件事,在组织层面上,已经得到了首肯。
有了组织的背书,事情才会在社会上呈现。
如今可不是全民自媒体的时代。
任何出现在媒体上的文字或是影像。
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而处於世纪之交的这段时期。
犹其如此。
对此,刘清明十分感激。
“谢谢部长。”
“我没做什么。”卢东升摆了摆手,“推动这件事的,是势,你懂吗?”
势?
刘清明咀嚼著这个字。
“我明白。”他点点头,“势,也是人造的。”
卢东升讚许地看了他一眼。
“对。”
“有背景的人,会借势。”
“有能力的人,会造势。”
“有背景又有能力的人,会推动形势,让它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走。”
卢东升的这番话,像是在点评,又像是在教导。
刘清明感觉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
“我……”
他刚想开口,卢东升却打断了他。
“我不知道你找了谁,但军委和中纪委的介入,肯定与你有关。”
“这一点,不用否认。”
“好在,我们要的结果,基本实现了,这就够了。”
刘清明沉默了。
他听懂了卢东升的言外之意。
上面没打算把事情扩大化。
引入部队和纪委,不是为了掀起一场政治斗爭,把某个势力连根拔起。
这並不符合中央的態度,也不符合当前严峻的形势。
而是一种震慑。
一种敲山震虎的姿態。
是为了保证接下来的抗疫工作,不会再有人敢伸手动不该动的心思。
他的沉默,被卢东升看在眼里。
“是不是很失望?”卢东升问。
刘清明抬起头,迎上他的视线。
“您说得对,只要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够了。”
这一次,他的回答很坦诚。
卢东升的嘴角,似乎有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事有轻重缓急。”
“目前我们最要紧的,是为京城一千五百万市民,和全国更多的群眾的生命安全负责。”
“任何事情,都要为这个大局服务。”
“我明白。”刘清明郑重地点头。
“你掌握的那条线,”卢东升话锋一转,“考虑一下,交给治安组吧。”
那条线,指的自然是康景奎。
卢东升没有用命令的口吻,而是用了商量的口吻。
这代表了一种尊重。
尊重刘清明在这件事里的付出和作用。
刘清明沉吟了一下。
把康景奎交给治安组,意味著康景奎的功劳会被公家承认,后续的安全和发展也有了保障。
但同样,也意味著,这条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能够直达京城地下的情报线,將不再只属於他一个人。
更重要的是,康景奎一旦露出水面。
会不会成为某人报復的目標?
为了康景奎的人身安全。
也为了鲁明这个推荐者的这份人情。
他都需要和鲁明、康景奎商量。
“我……我和他商量一下吧。”他最终还是这么回答。
卢东升“嗯”了一声,似乎对这个答案並不意外。
他靠回椅背,再次闭上了眼睛。
“该做的事情,放手去做。”
片刻后,他又补充了一句。
“谢谢部长。”
刘清明由衷地说道。
此后,一直到车子缓缓驶入卫生部大院,两人再没有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