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都笑了起来。
確实,如此收穫,再不知足就过了。
隔天早上,几人吃过早饭,收了篷布,不再在山上耽搁,准备出山。
几人没有寻著进山的標记走,而是由陆勇领头,认准方向,直奔光禿山。
刘铁柱跟在队伍,觉得奇怪,出声询问。
卫淮只是告诉他,想要走直路,不想走得太绕。
他並不知道,几人其实並不想让他看到山里的尸骨,二者,也是防著有人在发现那些標记的时候,对参帮的蹲守。
这一走就是大半天时间,已经进入光禿山,到了陆勇曾到过的区域。
一路上,倒也听到山林里有两处传来的庆贺声。
还是有好些参帮进入更深的山里抬棒槌,並且,都各有发现。
不用想也知道,往后这山里,只会越来越热闹。
下午的时候,跟著队伍走在侧边,小跑一段就停下来张望的黑炭、馒头忽然出了凶声。
这让卫淮等人一下子变得警惕。
从两条猎狗的声音上不难判断出,应该是有什么野物出现在附近。
两条猎狗发出的凶声,对野物和人,那是不一样的。
发现野物的凶声更凶狠些。
既然有发现,卫淮也不介意去看看,万一是黑瞎子、马鹿之类,打了的话,也能得一笔钱。
只是当几人往林子里摸了一段,透过林间的缝隙,看到的是对面阴坡里,几只梅鹿优哉游哉地穿行著。
“好东西!”
孟川显得有些兴奋,立马將提著的双管猎枪保险打开:“这玩意儿,比马鹿还要值钱。”
“別急—你看上边林子里,还有人,正远远看著这群鹿呢!”
卫淮指看对面林子高处。
几人细细一看,果然看到一人背著快当兜,小心地看著下边的鹿群。
鹿群往前走上一段,他也跟著小心地走上一段。
看著那人的样子,孟川皱眉:“都没带傢伙,不是跑山打猎的啊!”
徐少华接过话茬:“应该是跟鹿寻参的放山人。”
“跟鹿寻参?”
孟川听得有些懵:“咋回事儿?”
“我也不懂,只是那两年跟著陆叔在山里混,认识一个老山狗子,他就专门这么干,
听陆叔跟他提过一嘴。”
徐少华转头看向陆勇:“这事儿得问陆叔。”
卫淮插嘴说道:“据说,这是长白山里极少数人才会懂的寻参绝活。但其实说白了,
就是要懂得梅鹿的习性。
我也听葛大爷说过,据说梅鹿有个毛病,立秋后,总喜欢找人参籽吃,每次只吃一颗,但是一个鹿群,常常把一棵人参的大榔头上的参籽吃得乾乾净净。
懂得跟鹿寻棒槌的人,其实並不关心梅鹿吃不吃光人参籽,只需要注意梅鹿驻留的地方就行。
梅鹿停留过的地方,认认真真找,就会时不时发现棒槌窝子。
陆叔,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说这话的时候,卫淮也看向陆勇,既然他认识有懂跟鹿寻参的老山狗子,今天遇上,
正好求证。
陆勇点点头:“確实有这么回事儿,放山人里有极少数专门到秋季的时候跟著鹿群寻棒槌的。
但我觉著,还是看运气的事儿,没那么玄乎。
他们找到的棒槌,也不见得就比別人多。
夏秋季节,天气太热,梅鹿就喜欢在阴坡活动,棒槌也喜欢生在这样的地方。
不过,这里边也有些规矩,比如,跟著鹿群遇到棒槌了,放山人得衝著鹿群方向抱拳行礼,表示借了梅鹿的光。
另外,还要给梅鹿献礼,就是拿一些沾满盐巴的炒黄豆,洒在梅鹿经常经过的地方。
凡是洒过炒黄豆的地方,总是有梅鹿在徘徊,因为他们特別喜欢吃带盐巴的豆子,
鼻子好使,老远就会嗅到炒黄豆的气味。
时间一长,跟著鹿群放山的人和鹿群之间,也就形成了默契,並不会因为靠得太近惊动鹿群。
你看看那人,要是一般人,跟这么近,鹿群早跑了。
而且,跟著鹿群寻棒槌,能从立秋,一直跟到下雪,能多找很多时间,別人都下山了,他们还能找。
这些事情,他们不会明说,但我知道,其实最关键的是他们会用参籽餵鹿,体会到参籽的好处,梅鹿就会去寻看参籽去吃。
说白了,就是把鹿稍微训练当狗使了,用的就是它的鼻子。
但这方法,挺费时间,而且,要是鹿群被放山人打了,可不容易找到鹿群重新经营起来。”
儿人大概都明日陆勇的意思了。
“无论如何,能找到棒槌,就是好的法子!”
卫淮看了看对面山坡上跟著鹿群的那人:“既然有人跟著鹿群找棒槌,也就別惦记这些鹿了,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