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尽心意,神似有缺;封鬼隙,人去无痕
第四神,山河神!
此神成型的瞬间,便有气血在其中穿行,转眼遍及身体各处,令李易心中生出一股丰沛之力,让他顷刻间全身皆是劲力!
“这一尊心中神,与之前的似有不同,在成型的瞬间,就与我体內的气血相合,增强了体质,直接作用於身体,且似有常態化的跡象。除此之外,若是振奋此神,还能继续爆发,获得更多气力———”
微微感应,他大概了解了这山河神的特性,但隨即眉头微皱。
“不过,除此之外,似乎还有几分欠缺,未竟全功,说明此神还不圆满。山河、万民之念、气血狼烟、大唐疆域—·除此之外,还缺少什么?”
想著想著,李易在猜测中,於心底列出诸多许多可能。
便在李易感悟自身变化时,他没有刻意约束自身,那山河神的气息便从周身窍穴中散溢出来。或因那水府权柄已纳入心中神之故,这气息扩散后,便与水文有许多共鸣,余波震颤,上方的九曲迷津阵应声震盪,浮现出道道裂痕,散发出诸多涟漪!
那见看局势似乎平缓,因此聚集过来的剑修等人,竟被水文暗涌激盪的连连后退。
他们按说也能压制水流,但因不明李易的心意,一时竟不好有太多动作。
不过,这群人的动静,倒是让李易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眾人,瞧见其中几个一副要来问询的模样,又扫了一眼四周,已有决定。跟著,他並不理会眾人,而是將手一抬,从淤泥中的一片碎骨中摄出一物,收入袖中,再凝神朝那水府深处看去,视线透过了裂缝,
再入漆黑冥窟之中,却瞧不见那倒悬老者的身影。
不过,李易並不深究其中缘故,因著自身的因果魄已然震动,令他隱约有所感应,那老者身有古怪,近之不祥,当敬而远之。
思索片刻后,他骤然一动!
刷一其身形像是瞬间融入了水中一般,竟成一道激流,转眼就穿过层层阻碍,再次落到那冥窟边上,紧跟著就抬起手,顺势一压!
哗哗哗一四面水流翻涌,热息沸腾,那河底的暗涌像是烧开了的沸水一般,冒出汨泊气泡,就都朝著那洞窟中聚集,转眼充斥其中!
紧跟著,李易泥丸宫中的儒道神猛然膨胀,凝出一点灵光,传於指尖,顺势落笔,挥毫泼墨!
“镇!”
隨著一道带著灵性的篆字落入洞中,所有的沸腾之水陡然聚集,那本属於河伯的大河权柄爆发力量,更有许多若有若无的民愿聚集而至,层层铺展,最终变作无形屏障,將那幽暗而深不见底的洞窟封禁起来!
待做完这些,李易收回了手。
“如此一来,也算是略尽心意,省得里面的异状影响外界。不过,我毕竟是炼了神位,虽然將其中的香火愿力剥离出去了,可毕竟与此地有著联繫,在下一个神道符篆循著天地乾坤之理重新凝结之前,此地若有异变,还是会有所察觉,到时再视情况而定吧—”
“这位道友—”
便在此时,在旁等候了好一会的眾人,终於赶了过来,就有一名领头的剑修,先朝著李易抱手行礼,便要问起情况。
李易看了他一眼,摇头道:“我这边尚有事情要做,赶时间的很多,暂时没工夫与诸位交谈,还望见谅。”
他此番来这水府的目的,主要就是两个。
一个是中途得知有人要对自己不利,还派出人手追杀,而这大河之中的河伯,亦似帮凶,得了请託,要中途截杀,因此李易才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打上门来,现在看来,是来对了。
第二个,则是因为按照行程,李易他们这一行人本就要在这一片陆路转水路,前往北方,若有个河伯奠基,终究是个隱患,再加上这水路变化,多有玄奇,连那渔夫出船,都要先拜拜河神、龙王,何况是他们这样长途跋涉的?正因如此,李易亦决定要拜就拜个直接的,因此过来。
如今,这河伯隱患既解,河伯神位都算是炼化到手,水路北上当可安寧,他自然没有留下来,与这些宗门之人牵扯在一起的道理,省得节外生枝。
因此,李易回话过后,也不等对方反应,身形再次一动,就又到了远处一角。
裴镇卿、史朝清、杨与水府龟相,正待在此处。
三人一龟齐齐一愣。
李易却是直接,就问那龟相:“此番河伯对吾心有列意,听说是得了他人的请託,你算是水府近臣,可知道前因后果?尤其是那幕后策划之人?”
那龟相闻言微微一愣,迟疑了片刻,最后拱手道:“回稟上仙,这老夫知道的其实不多,毕竟咱只是属下,之前那位河伯的事,无需告知吾等。不过,大体上还是知道的,却是之前那位河伯的志向不小,有意要整合大河权柄—”
“整合大河权柄?”李易闻言异。
“这个,在下略知一二。”那史朝清这会嗓音恢復的差不多了,瞅著机会,便准备表现出自己的价值,“大河乃北方第一长河,九曲万里,且歷史悠久,影响眾多,上古之时的大河水神一个翻身,便有可能让北国化作泽国,糜烂几千里,可谓是一顶一的大神!但也因如此,被歷代王朝气运镇压,又有大神通者封镇,最终万里大河之权柄,被生生打碎,化作几段。此处的,其实只是八百里河道之权柄,只不过与长安、洛阳两京较近,香火鼎盛,才显得权柄强横!”
“原来如此。”李易点点头,再次看向那老龟。
龟相立刻就道:“那前河伯想要重塑大河权柄,收拢沿途名望,重现上古盛景,单靠自身,那也是力有不逮,所以需联络盟友,在这其中就有人族王朝里的贵人,听说那人神秘莫测,於长安洛阳两地变幻,且神通广大、人脉通天,过去有许多助力,让那前河伯越发强盛,所以对方既有请託,自然不好推辞。”
李易眯起眼睛,道:“你说的这个王朝贵人,姓甚名谁?”
“这个倒是不知—”老龟摇了摇头,隨即注意到李易的脸色,又道:“但有一次,
河伯与那人遥遥传话时,听他问候了一声“胡君”。”
“胡君?姓胡?”
李易沉思起来,边上的几人也都露出了思索之色。
从之前二人的对话中,他们不难猜测,有一个在大唐王朝中有出身关陇勛贵的人物,
似是要对李易不利,可在这其中姓胡的贵胃最后,还是那史朝清道:“若说关陇之中的大族,这胡姓按说也有一支,据说可以追溯到汉代名將胡奋,前魏时亦有传人,名胡方回,乃是当世大儒。但此家因军功不盛,渐渐没落,如今族人虽多,但分散各地为官为吏,虽然也常与关陇大族联姻,但不该有太大的影响。”
李易侧目道:“你倒是对大唐的世家大族了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