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龙汉敕符引镇元君,鷲峰演法迎文脉根
那少年道人见著来者,听著其言,面有恼怒之色,挑眉道:“贫道还道是谁,原来是不空法师。怎的哪都有尔等来和,说贫道是强攀交情,又说李圣贤佛根深种”
他袖口一甩,玄风呼啸,吹得四周屋舍摇晃,直向不空和尚足下八宝莲台吹去,口中更道:“张口闭口佛根』,昔年傅奕上书斥佛,说尔等不忠不孝、
削髮抗君』,如今顛倒黑白,倒敢著脸攀附儒门圣贤,却要反口污贫道!”
不空和尚不闪不避,五股轻轻一磕,玄风顿止。
他合掌笑道:“道兄何必动怒?你说得再如何激烈,可李圣贤这“应身守意律”的圆满造诣,可做不得假!”话到此处,和尚眸中忽现金轮虚影,天上一声雷鸣,隱约有大佛之影闪过,勾动天地间的一道玄理,防不胜防!
李易眉心一热,体內非毒、吞贼两魄震颤,身上骤然亮起佛光,他当即心中惊觉,收敛心念,镇住两魄,收敛佛光,隨即禪意通达,明了缘故。
这突然造访的和尚,其修为非同小可,能引动佛门根本,绕过文脉护持,引发自身力量的共鸣,自己若提前有准备,守住魂魄,圆转心念,或可避开,但骤然变化之下,就难免泄露根底,但却也不是自身力量为对方所制!
一时之间,他对这突然造访的和尚,满心警惕。
倒是那玉龙印,这时一跃而起,藏入李易袖中,小声道:“掌教老爷,来者乃是那不空三藏法师!他是开元三大士之一,为当代密宗掌教!著实厉害得紧!
您可要小心!万万小心!小龙知道您神通广大,气动千年!奈何这些贼这些和尚可都不是省油的灯,最是喜欢惑人心意—.“”
“密宗宗主?不空三藏?开元三大士?”
这一连串的名头,让李易心弦连跳,
但不等他细思清楚,那和尚却已脚踏实地,来到院中,身上佛光莹莹,照映四方,接著便衝著李易合十称讚:“佛心通透,禪意连绵,道友分明是参透了《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禪机!难怪能为儒道圣贤,將来佛儒双修,定能开闢中原新道统!重塑华夏魂魄!”
“放屁!”少年道人怒极反笑,背后忽现北斗七星虚影,七道剑气绞得满堂佛光翻涌如浪,“李圣贤能得位格,乃是参悟儒门文章,写下儒道宏文,念和先秦诸子,道映华夏苍生,与佛何干?”
不空和尚道:“李道友,你这具身外化身,取的是少年朝阳之意?可著实不怎么稳健,莽撞如稚童。”
“好个舌灿莲!转进如风!“少年道人袖中忽有雷光炸响,脚下青砖寸寸龟裂,玄门清气化作三丈剑影悬於头顶,冷笑道:“佛门惯会偷天换日!李圣贤即便身具“应身守意律”,可他这佛光纯正连绵,与你们密宗修出的真言咒力异,该是得自正统天竺梵教的传承,甚至自悟了金刚观,与你等拾人牙慧的中土密宗有什么关联?真正攀扯的,怕是你等才对!”
说话间,他头上剪影落下,被其人指尖一弹,喻鸣如龙,满院佛光竟被逼得倒卷三寸!
不空和尚手中五股忽绽金光,八宝莲虚影层层叠开,抵住剑势,面上带笑:“《金刚经有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別”,李道友既通佛门金刚法,正是一通百通,潜心钻研,就此证得个菩提果位,也有可能,又哪里分什么中土天竺?也罢,既是有缘,不妨便让贫僧今日耗损些道行,为李道友点明前路,省得为人所趁!”
说罢,他单掌合十,四周梵音骤响,金光涌动之中,其脑后显露金色光轮,
眉心“化”字金纹浮出,周身佛光如潮涌,整个人凌空一坐,仿佛化身大日!
轰!
这李府院中,陡然之间像是多了一轮太阳!
顿时,这府中內外的僕从、侍女,外面的一双双眼晴,都被刺得生疼,一时难以视物!
便是李易有文脉莲护身,竟也无法阻挡光芒触体!
不过,他心念流转,文脉文思加持於身,体內的因果魄微微震颤,得了个安然徵兆,知晓无碍,再加上旁边本就有个针锋相对的道门高手,便没有对那大和尚出手,只是催动三神,守护本心之念!
但当那光芒覆身,他却是脑中猛然喻鸣!
泥丸宫中竟也有光芒显化!
隨即,他用以为文脉纽带的《原道一篇,竟自心底浮现,字字生辉,化作文脉长河与佛光交融,竟在他的泥丸宫中凝聚出一枚虚幻结晶,琉璃剔透,內蕴神妙!
剎那间,李易心中闪过片段,赫然是他当初在万安山中惊鸿一所见的、那颗位於山庄地底深处的诡异之物。
“这是舍利?”
李易未及细察,却听少年道人的冷笑声一“不空啊不空,你倒是捨得下本钱,手段也著实高绝!早就听说你这胎藏界曼茶罗观”能以心神入大日如来法界,一念显化八瓣莲城,构筑幻阵,阵中一日堪比外界一甲子苦修,唯不可持久。没想到,现在都能用来与人开悟,为人灌顶!难怪被称为开元三大士之一!不过,你怕也损失不小,至少是十几年道行...”
“道友说错了,”不空和尚却摇摇头,“胎藏界曼茶罗观固有玄妙,但並非人人能得灌顶,唯与佛缘,身具慧根者,方可成之!况且,李道友不光是身具佛光,其血脉亦与佛门有著渊源,贫僧此番为他开闢第四神的根基,方才察觉,其气运与大福先寺相连,存有因果,为这等因果,损失二十年道行,又算得了什么?”
“好好好!如此看来,你等是早有布置—
说话间,少年道人余光扫过屋中的那块玉龙印,猛地心血来潮,当即掐指一算,脸上忽然乌云转晴,抚掌大笑:“妙哉!罗公不愧是前辈高人!贫道不及也!”说罢,他双瞳忽转青紫,天灵衝起一道青光,当空一转,化作虚幻之镜,
照映四方。
“楼观道推演天机的悬镜窥真』神通?”远方,察觉李府异样的先天真人本疾行而来,见状忽的放慢了脚步,“贫道记得,如今修成这门神通的,好像只有三人..”
李府院中,那镜子一照,李易袖中的玉龙印突然自发悬空,周身鳞片倒卷,
露出內侧鐫刻的太古云篆,赫然是“救令镇蜀“四字!
“原来如此!“少年道人青丝逆扬似戟,“前些时候,有传闻峨眉金顶云雷涌动,道门又送来三册名典,贫道当时静修玄法,未曾翻阅,如今来看一一“他五指虚握抓来一缕文脉紫气,竟在空中凝成蜀中山川舆图,“蜀中道四百年传承未断!李大圣贤,你这身上的玉龙,怕不是当年张道陵斩蜀山孽龙后,炼成的降魔印?“
“孽龙印?”不空和尚眼皮子一跳,“此物为何会在李道友身上?”
“蜀中道虽衰,但其承自方仙道的《策灵印,可是录在玄都玉京阁內的正统玄法!听说最近还被进一步推演成了《镇元策灵法!“少年道人並指划开虚空,显化出道门诸洞天联名的《万真谱,“蜀中道闻仙宗”的名字赫然在列,
只是闪烁几下后,却又变成了“蜀中镇元宗”。
少年道人微微一愣,隨即明白过来。
“又改了名字?”
他瞧了李易一眼,自以为明白了:“原来如此,想来是李圣贤、李道友你登临掌门之位,要斩断过往晦气,开闢新气象,因此用自己的道號为之命名?如此说来,贫道当唤你为镇元子道友才是。”他旋即看向和尚,“你们佛门抢人,连道统金册都不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