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第243章 242搬家与辞别新家小聚微小帮助

第243章 242搬家与辞别新家小聚微小帮助

光明,你这可是提前步入我们向往的‘小康’生活了,让我们好生羡慕啊。”

阳光明请两人在书桌旁唯一的两把椅子上坐下,自己则坐在床沿,笑着说道:

“两位老哥过奖了。我也就是运气好,碰巧通过了考试,导师又比较看重。

比起两位老哥能在斯坦福顶尖的实验室里心无旁骛地搞研究,接触最前沿的设备和知识,我这点生活条件上的改善,实在不算什么。

来,先喝点水,我们慢慢聊。”

三人寒暄了几句,话题自然转到了各自在斯坦福的初步体验和见闻上。

王汝州聊起电子工程系集成电路实验室里的那些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美元的先进光刻机、电子束曝光设备,以及刚刚引入不久、还带着神秘色彩的大型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语气中充满了技术人员的兴奋与对巨大差距的清醒认识,也透露出对能亲手操作、接触这些宝贵资源的无比珍惜。

李思翰则对斯坦福主图书馆浩瀚如海的馆藏、便捷的计算机检索系统,以及高度专业化的学科分馆制度赞不绝口,同时也感慨于复印资料的昂贵,每次使用复印机都像是从自己微薄的生活费里割肉。

阳光明也分享了一些自己选课的感受,以及适应美式课堂讨论式教学、应对海量阅读和严谨论文写作的体会,强调了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在这里的重要性。

聊了约莫二十分钟,气氛逐渐热络,阳光明便起身开始准备午餐。

王、李二人也不好意思干坐着,主动帮忙打下手。

李思翰挽起袖子去水槽边熟练地清洗苹果和葡萄,王汝州则帮忙将沙拉酱拌匀,并把法棍面包细心切片装盘。

小小的宿舍里,顿时充满了忙碌的烟火气和融洽和谐的同胞氛围。

午餐很快准备妥当。

阳光明主厨,用那个小平底锅精心煎制了三大块分量十足、厚切的和牛牛排。

他精准地掌控着火候和时间,每一块牛排外表都煎出了一层诱人的带着网格烙印的微焦脆壳,有效地锁住了内部丰盈的肉汁,用指尖轻触能感受到充满弹性的阻力。

切开后,内里则保持着完美的粉红色泽,肌红蛋白缓缓渗出,形成迷人的渐层,但绝不血淋淋,火候恰到好处。

搭配上色彩丰富、口感清爽的混合蔬菜沙拉、烤得外脆内软、麦香十足的法棍面包片和已经软化好的奶香浓郁的黄油,一顿简单却品质上乘、营养均衡的西式午餐便呈现在眼前。

阳光明还将番茄和莫扎里拉奶酪切片交错摆放,淋上橄榄油,又撒上几片新鲜的罗勒碎,做了一道简单却地道的意式前菜卡普里沙拉。

“来,两位老哥,别客气,趁热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阳光明招呼着,并给每人面前的玻璃杯倒上了小半杯红酒。

“这牛排看着就好吃!颜色正,香气足,厚度也实在!

光明,没想到你学习厉害,厨艺也有一手!

这牛排煎得,看着就跟专业厨师似的!”

李思翰看着自己盘中那块还在微微颤动、滋滋作响的牛排,眼睛发亮,忍不住吞咽了一下口水,食欲被充分调动起来。

王汝州也仔细端详着牛排的横切面,用叉子轻轻按压,赞叹道:“这肉的纹理真是漂亮,脂肪分布均匀如精致的大理石纹,我在国内从未见过如此品质的牛肉。

光是这品相,就知道价值不菲。光明,让你破费了,这肯定不便宜,我们这真是沾了大光了。”

“两位老哥别客气,咱们能在异国他乡相聚,就是难得的缘分。

以后我在学术上遇到问题,还要多仰仗两位老哥指点照应呢。”

阳光明举起酒杯,目光扫过两位略显激动的同胞,“来,第一杯,为我们有幸在斯坦福相遇,也为咱们未来在各自领域的学业和研究顺利,早日学成报效国家,干杯!”

“说得好!为了这份缘分,干杯!”

“为了学业顺利,为了国家,干杯!”

三人碰杯,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然后各自浅酌一口红酒。

加州红酒,果香浓郁,单宁柔和,很好地中和了牛排的丰腴油脂感。

接着,三人便开始专心享用美食。

和牛牛排入口,几乎不需要过多的咀嚼,细腻的脂肪在口腔温度下迅速融化,带来极致的柔嫩口感和爆炸性的带有坚果气息的浓郁肉香,丰腴的汁水充盈唇齿之间,给三人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习惯了节俭饮食、平日里多以快餐、简单自制食物果腹的王、李二人,吃得格外香甜投入,刀叉运用间,脸上洋溢着餍足的神态,根本顾不上多说话。

席间,气氛轻松愉快。

酒精和美食很好地充当了社交的润滑剂,三人抛开了一些初来时的拘谨和学术上的客气,谈论着对中美校园文化、社会氛围、教育理念差异的直观观察,也交流着各自领域听到的一些有趣的见闻或技术动态。

阳光明在谈到某些新兴技术趋势,比如个人计算机的潜在应用、软件产业的发展前景、甚至对半导体技术未来的大胆预测时,所展现出的独到见解和超越时代的前瞻性,再次让两位学者暗自点头,觉得这个年轻人思维活跃,眼界不凡,对技术浪潮的嗅觉敏锐,绝非池中之物,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一瓶750毫升的红酒很快见了底,大部分都进了王、李二人的肚子,阳光明只是每次碰杯时浅尝辄止。

在酒精的温和作用下,两人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谈及初到美国时在语言、生活、思维方式上的种种不适应、闹出的笑话,以及对远在国内的家人、年幼孩子的深深思念,语气中难免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乡愁与作为中年学者肩负家庭与事业双重压力的疲惫。

“说实话,光明,看到你现在这条件,我是真羡慕。”

李思翰微醺地拍了拍自己有些发圆的肚子,话比平时多了不少,带着几分酒后的感慨,“你这校长奖学金,扣除学费杂费,剩下的生活费听说也很可观,比我们那点钱宽裕太多了。

我们那点可怜的生活费,真是掰着手指头算着,买本专业的原版书都得犹豫再三,感觉像是在割自己的肉,更别提偶尔想改善下伙食了。

像今天这样的大餐,我们自己是想都不敢想的。”

王汝州也叹了口气,拿起水杯喝了一大口,试图冲淡一些酒意,语气平和而坚韧,透着一种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风骨:

“国家现在外汇紧张,百业待兴,处处都需要用钱,能挤出宝贵的资金送我们出来学习、开阔眼界,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我们心里都清楚,也充满感激。

咱们能做的,就是抓紧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尽可能多地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了解最前沿的动态,争取回去后能真正派上用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负国家的期望和人民的培养。”

他的目光中有一种属于上一代知识分子的沉重责任与历史担当,朴素而坚定。

阳光明理解地点点头,他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压力与殷切期望。

他趁机用一种自然的方式说道:“两位老哥,你们太不容易了,肩负的担子比我们这些学生重得多。

以后要是不嫌弃我这地方小、简陋,有空就常过来坐坐,聊聊天,换换心情,就当是个放松的据点。

我这儿的厨房虽说简陋了点,但做点简单的家常饭菜、煮个咖啡、泡个茶还是没问题的。

咱们可以像今天这样经常聚聚,改善改善伙食,也交流交流信息,互通有无。

别的忙,我可能暂时帮不上,但提供个聚餐的地方,一起吃点好的,补充点营养,这点小事还是没问题的。”

他语气诚恳,态度自然,将实质性的生活帮助巧妙地融入到“同胞聚餐”、“交流信息”、“放松心情”的框架之中,极大地避免了直接经济援助可能带来的心理负担和尴尬,显得顺理成章,充满了人情味。

王、李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意动和感激。

他们心里清楚,能经常来阳光明这里打打牙祭,不仅能有效补充营养,强健体魄以应对繁重的科研任务,更能极大地缓解思乡之情和精神压力,确实也能为他们极其拮据的生活节省下一笔相当可观的食物开销。

这笔节省下来的钱,对于热衷于购买大量昂贵专业原版书籍、期刊的王汝州,以及频繁支付更多交通费用去各处查阅稀缺资料的李思翰来说,吸引力不言而喻,无异于雪中送炭,能解燃眉之急。

“哈哈,那敢情好!光明你这话可说定了,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李思翰首先笑着应承下来,脸上泛着红光,显得非常高兴,“以后少不得要来叨扰你,打打你这个‘小土豪’!”

王汝州也推了推眼镜,难得地开了个玩笑,氛围更加轻松融洽:“看来咱们能和光明一起来斯坦福,还真是沾了大光,是咱们的运气。

要是让其他同期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知道咱们在这儿有个味道不错,并且还免费的‘固定食堂’和‘信息交流站’,怕是要羡慕坏了,说不定真要排队申请来斯坦福交换呢。”

阳光明也笑了,心中安定下来,知道这个纽带算是初步建立起来了:

“欢迎之至,求之不得。我一个人吃饭也冷清,人多热闹,胃口也好,讨论起问题来也有灵感。咱们就这么说定了,以后常来常往。”(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