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空军目前规模在一千两百架左右,其中三分之二是英美的飞机。
如果卖给阿里汗的话,虽然已经快了但英属印度毕竟尚未独立,可能会引起和英国的摩擦,所以英美的飞机肯定是不能考虑的。
那么就剩下了在战争时期,法国本身制造以及在德国缴获的飞机可以用来出售,这些飞机在当时制造的成本,在六百到九百盎司之间,总数只有三四百架,包括了法国的布洛赫、以及德国梅塞施密特等型号。
如果阿里汗大量采购的话,连同弹药可以大量进行优惠,因为当前已经处在螺旋桨战斗机到喷气式战斗机的过渡阶段,法国已经开始测试其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阿森纳,但这还处于原型机阶段。
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寻求获得英国的“吸血鬼”和美国的流星等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
“这样的话三百架整机,四十五万托拉,十五万盎司,大概是五吨左右。”科曼也没有太注意细节,换算出来一个大概的数字,然后心里吓了一跳,挺便宜的,尤其是对阿里汗来说。
那么这些螺旋桨飞机的型号已经接近淘汰,但那也是在欧美。
对一般地区至少五年之内想都不要想。如果有三百架轻重型战斗机和轰炸机,出现在一个并不算地区热点的位置,确实是具有很大的威胁力,更何况换算成美元才不过五百万。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在二战之前和进行当中,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那就是同期的坦克要比同期的战斗机贵,德国就是这样的典型,一架109或其他型号战斗机的造价,与一辆四号坦克或豹式坦克大致处于同一量级,甚至略高。
这意味着,从资源投入的角度看,生产一架主流战斗机消耗的资源约等于生产一辆主力中型坦克。
所以科曼出售的三百架战斗机和轰炸机,也就相当于三百辆四号坦克,竟然还比一个步兵师的轻重武器便宜许多。
“两千万美元,倒并不是很多。”阿里汗没有考虑太长时间,忽然反问道,“科曼少校很希望做成这笔生意?”
“诚实的说当然是的,不过我相信大君更加需要。”科曼适当的表现出来坦诚,同时也防止被单方面被拿捏,顿了顿又继续道,“如果这笔生意做成了,不但我本人会得到受益,其实我还可以有一些消息让大君知道,你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
阿里汗点了点头,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道,“那我就听一听,你准备如何说服我。”
“英国在战后面临着巨型债务危机,整个欧洲已经被摧毁,导致我们极其缺乏现金,因此英国才不会在次大陆继续投入。怕无法平息印度的抵抗,才选择放手,英国的资金缺口达三十亿英镑,一旦强硬对待印度独立的需求还会增加。所以在海得拉巴和印度之间进行选择的话,还是非常容易的,如你所知,海得拉巴是被放弃的那个。”
阿里汗能够感觉到英国的情况十分严重,但是没有想到这么严重,三十亿英镑哪怕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现在国际结算货币正在从英镑转为美元,而英镑的汇率太高了,不只是英镑,法郎的汇率也存在虚高,不过法国的情况比英国强很多。”
科曼继续介绍着当今世界正处在新老交替的时期,“考虑到我们和英国的情况类似,有一个本国高层心照不宣的秘密,可以和大君进行分享,那就是在三年之内,不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可能采取汇率贬值的办法,来摆脱一部分外债。”
“你们要赖账。”阿里汗听到这话心中咯噔一声,这确实和他的利益息息相关了,因为处在英国殖民地的关系,次大陆就是在英镑区之内。
阿里汗的大量财产,尤其是存款方面也是用英镑计算的,他的整体财富当中现金只占据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财富总是固定资产,但很小一部分的现金和黄金,也超过一亿英镑。
而现在的军火贸易,一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加三百架飞机,也不过两千万美元,也就是五百万英镑左右。
一亿英镑的现金如果在汇率出现风吹草动,瞬间就能让他多出来几个步兵师的债务。
“你想说英国不可靠,不,你说法国也面临相似的处境。”阿里汗微微皱眉嘀咕,“欧洲已经没有可靠的银行了?”
“其实还有一个,瑞士银行。”科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怎么能忘记英国人口中的苏黎世的地精呢,瑞士银行不是法国的竞争对手,至少现在不是,而是英国的竞争对手,“大君很难想象,这一次世纪大战英国暴露出来的虚弱,你想想如果英国还强大无比,我怎么会出现在次大陆呢。”
这一次世界大战,虽然过程比较凶险,但其实就算是美国不参战,同盟国仍然是胜率高的一方,美国的参战让同盟国的胜率高变成了必胜。
轴心国都是后起的工业国,缺乏海外殖民地所提供的军事基地和原材料补充,世界大战最后拼的是资源消耗。
仅英、法、苏、中这几个大国,就足以耗尽轴心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储备,而英帝国的庞大海外资源,将源源不断地提供战争补给,战争拖下去将对盟国越来越有利,最终美国参战则必然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美国肯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参战的,而且让英国无话可说,在战争过程当中,美国就计算着何时参加战争对美国最为有利。
美国人并不真正担心德国最终会胜利,或者苏联会扩张,恰恰相反,美国更忌惮战后大英帝国的实力。
所以,美国希望在战争中尽可能地削弱英国的实力,这样战后的世界将是美国一家独大。
美国就盯了英国在海外还有数百亿美元的“闲置资产”,此时正是英国用钱的时候,迫使英国跳楼大甩卖。
在战争最危险的时候,美国开始用租借法案逼迫英国将战前在美国投资的公司股份,转移给美国的投资者,这是通知英国而不是得到英国的许可。
美国对英国一直最为苛刻,连意大利这样的轴心国,都得到美国减免一半债务的慷慨,德国甚至还得到了大笔美元投资,法国也被大幅减免了债务,只有对英国是格外的吝啬,一直让英国准时偿还债务。
到了战争的最后阶段,美国将会进行债务清算,清算对于英国人将是一枚经济炸弹,战争的巨大消耗迫使英国在最终胜利之前,必须大量储备作战物资,而战争一旦结束,这些剩余物资将折算成英国欠美国的债务。
在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英国还要面对巨大的战后重建工作,到处都需要花钱。
更为严峻的是,英国欠美国的债,同时还欠着殖民地属国为战争所付出的成本,这两者相加,必然是一个灾难性的数字。
这些事情说来话长,科曼从一战之后英国怎么在美国面前展现父爱,到美国在二战怎么倒反天罡,逼迫英国出售在北美的企业和港口、军事基地。
最后讲到了瑞士,科曼介绍道,“其实我在战后的最初几个月,是在追缴瑞士银行收纳的德国赃款,瑞士得到了大量的德国财富,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甚至是我们法国,都逼迫瑞士交出来隐藏的赃款,但瑞士人就是不交。瑞士到底从德国人手中拿到多少,根本是一笔糊涂账,但我们拦截的德国逃亡者,只是当中的一小部分。”
科曼记得自己离开欧洲之前,阿兰才不过拿到了两千多万美元,但和瑞士银行在战争时期的获利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阿里汗从正常情况来讲,因为英属印度的关系,必然把自己的现金财富很大一部分放在英国银行,但科曼来了,英国人的天就亮了。
“到了关键时刻,似乎法国远远比英国人更加可靠。”阿里汗轻声说了一句。
“这不是第一次,美国独立的时候,法国同样挺身而出了。”科曼并没有独占功劳,提及了路易十六对美国独立做出的贡献,这个回答也可以加强自己的可信度,英国人搅世界,法国专门搅英国。
“你这是帮我找到更好的合作者,尊敬的少校。”阿里汗不至于因为一番话马就跳船,但是因为科曼他已经认识到了这方面的事情。
那么就必须用自己在伦敦的人脉进行一番调查,看看这是不是真的。
不过考虑到印度独立的时间已经近了,阿里汗可以直接给科曼的提醒回报,直接对财务大臣吩咐道,“准备四十五万托拉黄金。从存在美国的银行支出一千五百万美元,完成这一次的军售。”
“既然大君如此的慷慨,我就不能再继续隐瞒了,可以再提供一个有所帮助的建议。”科曼感叹自己没有白废吐沫,竟然在抵达的第一天就达成了交易,一时间诚实可靠的初心怎么也按耐不住,必须要感谢阿里汗。